12月20日,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研究高端论坛在我校召开。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领导,北京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部分高校教师代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报刊编辑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发布与实施,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新在哪?怎么看?怎么办等重大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和热烈的讨论。
开幕式
我校王瑶琪校长、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李翠玲、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狄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王瑶琪校长在致辞中对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长期以来中央财经大学秉持立德树人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进基于问题链教学创新的思政课综合改革,在问题链教学中,广大思政课教师创新和发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在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着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从业者深入思考,鉴于此,今天的讨论恰逢其时,很有必要。这样的讨论一定能够为我校更好地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供很多有益的参考,也十分期待大家的讨论更好地凝聚共识,进一步明确我们未来工作的着力方向。开幕式由我校朱凌云副校长主持。
王瑶琪校长致辞
北京市社科联李翠玲副主席致辞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狄涛副书记致辞
专家发言环节共有6位专家做主题发言。清华大学教授吴潜涛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理论创新”为题,分析了《纲要》的新意和新要求。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树荫教授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对外关系视角的一种解读”为题,提出“中国人民站起来”是认识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逻辑起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易教授以“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聚焦青少年”为题,介绍了《纲要》起草的过程,分析了《纲要》的特点,分享了做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四点思考。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教授以“新时代爱国:‘我’应该如何爱?”为题,提出要树立爱国主义意识、相信爱国的回报、做好爱国家的本分、掌握爱国家的技艺、达到爱国家的境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赵义良教授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定位、内涵和表达方式”为题,就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政课怎么做发表了自己看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教授围绕为什么从国家认同谈爱国主义教育、如何理解国家认同、如何建构国家认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国际视野——把握国家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张力等四个方面向与会者做了“新时代爱国主义中的国家认同”的主题发言。专家发言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文娟副院长主持。
专家发言
媒体发言环节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等媒体代表发言,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谢玉进副院长主持。《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教育采访室主编赵婀娜从媒体的视角就思政课教师面对的困难与挑战提出了思考。《光明日报》北京站副站长董城提出要做好接地气的爱国主义教育,主流媒体应该从二传手到主传手,并重视发挥高校、教师与媒体的联动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主任、副编审蒋旭东也表示做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期刊编辑应该与老师们站在一起,共同探讨。
研讨现场
最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刚副院长做总结发言,指出本次会议定位高端,主题高亮、研究高深,对如何做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次论坛依托我校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和承办,体现了中心对于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政课建设、学生思政工作良好的支撑作用,也是我校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建设成效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