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您现在位于: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这场研讨会干货满满
发布时间:2023-11-08 来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搭建学术交流、行业研讨的平台,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11月6日,中央财经大学召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专题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校党委书记何秀超、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梁家峰致辞。校长马海涛主持会议,副校长李建军主持研讨环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王国刚教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董艳玲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史建平教授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何德旭:对“优化金融服务”的认识  

何德旭教授指出,刚刚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为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下一步金融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他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发展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不断优化融资结构,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以及推出一系列鼓励金融创新的举措,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过去金融服务的力度还不够,服务的质量和服务效率还不够高,服务效果还不够好,也就是这次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这从社会融资总体回报率、边际资本产出率、金融业收益率与实体经济收益率对比、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具体指标都可以看出来。在他看来,优化金融服务,也就是金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不仅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集中体现。针对如何优化金融服务,他重点强调了三点:一是要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调动包括金融业、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在内的所有金融元素的积极性,全民动员,共同发力,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保险机构、资本市场等都要各司其职,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二是要明确或者突出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把更多的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先进制造、中小微企业,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三是要为金融高质量服务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包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金融人才队伍素质、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风险等。通过优化金融服务,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王国刚:以金融强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国刚教授指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这就意味着,中国将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金融大国加速走向金融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积极推进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与当代中国金融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进程,努力把握中国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在领导中国金融发展中不断推进金融理论的中国化。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的实践和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它既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经济创新的过程,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