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您现在位于:
喜报!我校4篇案例获批北京市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发布时间:2023-12-22 来源:教务处

近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2023年北京市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公布结果,154篇案例获奖,我校报送的5篇案例中4篇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案例题目

作者姓名

获奖等级

春风无言,花自静放——打造财经类院校校园复合式美育系统

刘东宇、张勐萌、李涓、江敏、胡郁

二等奖

“五美合力”联动培养,赋能财经高校美育建设

李彦君、高杨

二等奖

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 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努力实现美育浸润功能

李爱民、司聃、芦姗

三等奖

专业进阶、价值引领、美育浸润“三融合”的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基于“沉浸式课堂”的探索案例

王文静

三等奖

高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切实把美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强化青年思想引领的主要举措、践行“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学校坚持面向所有学生的美育教育,将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打造集艺术类课程教学、学生艺术实践活动、高水平艺术欣赏活动为一体的美育大课堂,在提高学生审美与文化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创造力。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逐渐形成具有中财大特色的美育模式,着力构建高质量的高校美育体系。

案例简介

1.《春风无言,花自静放——打造财经类院校校园复合式美育系统》

团队打造的复合式美育系统呈现出多元性、交叉性、相互呼应、你中有我的整合性特征。其核心原则与宗旨是整合所有可以运用的媒介、资源相互激发,相互支撑,以美的主题打通人群、时间、空间之间存在的边界,使人与人因美而聚,因美而乐业安生。

具体而言,其包含有:(1)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边界,即通过实践课与课外文娱活动的互通、公众号的设计推送与传播、将课余艺术创作与课程成绩相链接等方式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使美成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与语言,在美的熏习下,助力学生完成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2)多平台的相互融合,即以日趋成熟的艺术类教学公众号为核心、锚点,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美的发现、美的表达才能的机会,并将其在不同平台上作品的露出、呈现折合成课程成绩,以此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丰富校园美育建设(3)校园内不同群体的融通与整合,即借助美育加深校园内各专业学生之间、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学生与校园内服务部门教师群体之间等的融通与交流,使他们在对于美的探索中加深了解、增进合作,并在这一过程中利他、悦己,构建出更加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4)次元壁的打破,即借助多种多样的美育活动,将当下年轻人所热衷的流行文化带进校园的现实生活,在文化上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好奇,激发广大师生的想象力,为校园生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5)建立校园内外的呼应,即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把社会层面的美育相关活动引入校园,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不出校门即可领略到更多元的景观。

综上所述,团队所打造的复合式美育系统其核心就是将美育以不动声色的方式紧密嵌合在广大师生学习、工作的日常,以多方位、多视角、全息的方式与他们的生活相融合,让美育如春风拂面,疗愈人心。

2.《“五美合力”联动培养,赋能财经高校美育建设》

中央财经大学创建于1949年11月6日,是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财经院校,被誉为“新中国财经院校首府”“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财经黄埔”。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围绕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促行、以美启智、以美培元的主线,通过推动“艺术+”全面培养,赋能财青美育建设,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教育特质的育人路径,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涵育具有“财青特色”的美育文化,让艺术之美化育财经报国理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丰润道德滋养,探索出了一条新时代财经高校美育育人的新路子。

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了“五美赋能”的探索路径,一是以美育人,“三大计划”赋能人才培养,推进“体系全面美”。依托财菁美育人才培育计划、文艺骨干锻造提升计划、财菁美育阶梯发展计划,将美育融入“二课堂育人链条”,构建全覆盖、多梯队美育人才梯队。二是以美化人,“三个起来”赋能美育实践,打造“校园沉浸美”。启动“多彩财菁·艺术浸润工程”,通过推动校内艺术专场“办起来”,校外大学生艺术展演“展起来”,高雅艺术进校园优质美育“引进来”,打造沉浸式艺术体验。三是以美促行,“两会三节四赛”赋能校园文化,加强“文化氛围美”,健全面向人人、惠及人人的全员美育机制与文化氛围。四是以美启智,以“三大融入”赋能艺术孵创,厚植“中华文明美”。融入中华非遗文化、中国表演艺术文化、首善北京青年文化,传承“匠艺之美”“民族之美”“文明之美”。五是以美培元,“三大平台”赋能美育传播,打通“互动传媒美”。搭建网络传播平台、重大专项美育献力平台、乡村美育服务平台,以大爱之心、大美之艺培育莘莘学子。

中央财经大学五美赋能,落地新体系。注重探索高层次创新型财经人才的美育育人模式,着力构建了“美育骨干赋能、艺术展演赋能、校园文化赋能、艺术孵创赋能、平台传播赋能”多元融合的“美育渗透”特色体系,涵育具有财经特色、彰显中财大特点的美育文化,推动美育落地落实落细,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3.《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 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努力实现美育浸润功能》

案例内容:美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和艺术类院校而言,财经类高校学科设置过于专业化,传统文化积淀少,美育及其他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较为薄弱或者边缘化。重视财经类高校美育浸润工作,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和情趣,意义重大。近年来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努力打造立体全方位美育浸润与熏陶环境,主要四个方面做法:一是依托通识教育课程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二是通过专业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发挥人才优势助力校园美育环境建设;四是重视美育科研与实践提升美育工作水平。

案例创新点:近年来,学院通过“通识课程+专业教学+环境建设+美育科研”等“四位一体”的理念与思路全方位打造立体式美育浸润环境,探索出了人文艺术专业类学院在财经类大学如何做好美育,提升学生审美修养、培养良好审美素养、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形成了具有“中财大特色”的美育文化品牌,为不同类型的院校、师生实现个性化的审美教育提供了经验借鉴。学院专门在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以《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积极探索财经类高校美育新模式》为题作了典型发言交流,受到兄弟院校广泛关注与好评。日前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中央财经大学师生探千年碑刻寻丝路文脉”新闻报道,在新华网刊出后引起热烈反响。

推广价值: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打造“四位一体”美育浸润环境,对于财经类高校或者其他行业特色型高校依托人文艺术类教学科研机构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美育工作体系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4.《专业进阶、价值引领、美育浸润“三融合”的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基于“沉浸式课堂”的探索案例》

在高校中,通识课程、艺术类社团等是学生美育素养提升的主要平台,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增进美育目标,仍存在较大的创新实践空间。美育浸润方式与专业知识学习之间存在互促作用,亦是塑造学生“三观”的有益方式,而且美育文化环境有助于提升专业课堂互动氛围,基于此,笔者在专业课程中依托沉浸式教学模式,探索了专业进阶、价值引领与美育浸润“三融合”的可行路径。本文以《外国税制》课程为例,重点介绍了以教师为主导的大型沉浸式案例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型沉浸式案例。具体案例内容包括:世界文明壁画赏析——税收的起源;神秘的财富隐匿之地——国际避税地税制专题;歌曲改编——英国“资本利得”集市;视频短剧制作——多个专题。

从实践来看,依托“沉浸式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提升、学生“三观”的正向指引、多元化美育要素的浸润与美育素养的塑造。

案例的创新点在于两个方面:第一,积极探索了在专业课程中提升课程思政效果的有益路径,以及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美育浸润的可行方式。第二,立足金课建设目标,将专业进阶、价值引领、美育浸润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有机融合,探索了专业课程中美育素养塑造的创新思路。

案例的推广价值在于,“沉浸式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是连接专业教学、课程思政和美育浸润的核心所在,在任何高校专业学科课程中均可以应用该模式,沉浸式教学在中小学课程中也已经有比较广泛的应用。结合不同专业课程内容和学科特点,设计各专业学科的“沉浸式课堂”,将各专业学科的课程思政元素和各项有益的美育元素纳入其中,就可以打造形成各具特色的“沉浸式课堂”,全面推动专业进阶、价值引领与美育浸润的有机融合。

撰稿:任丽蓉、兰雅慧、李荣;审稿:林光彬

编辑:刘禹;审核: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