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您现在位于:
第五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国际商务论坛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24-10-30 来源: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10月26日上午,第五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国际商务论坛在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千人礼堂举行。会议由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国际商务论坛和中央财经大学主办,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和北京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虚拟教研室承办。

论坛现场

山东财经大学校长、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国际商务论坛秘书长洪俊杰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教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教授,南开大学原副校长佟家栋教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深圳大学开发与创新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顾学明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蓝庆新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庆东以及来自全国六十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等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教授主持。

张庆东在致欢迎辞时表示,本届国际商务论坛的举办,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推进国际商务学科群建设、推动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的现实举措,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具体行动,对我校国际贸易学科和国际商务学科建设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希望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以此为契机,加强有组织科研、扎实推进学科建设,积极回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

张庆东致辞

山东财经大学校长、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国际商务论坛秘书长洪俊杰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回顾了论坛自创办以来的五年峥嵘历程,强调论坛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推动国际贸易学科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为我国在全球化挑战加剧的大背景下的经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他指出,本届论坛聚焦数字经济、数字贸易、企业国际化以及国际商务案例研究等前沿话题,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质量投稿论文,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国际商务学科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体现了学术界的创新精神,也为我国在国际商务领域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他表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在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必将达到新的高度,为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洪俊杰致辞

主旨演讲分别由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教授和副院长段玉婉教授主持。

洪俊杰教授做了题为“新质生产力与人才培养”的报告。洪俊杰首先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别强调了创新在其中的核心地位,并指出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良性循环对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并进一步提出了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强调培养体系必须与时俱进,专业理论基础要稳固,培养内容要不断发展,培养模式要不断创新,特别是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要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科技产业的变革。洪俊杰还详细介绍了山东财经大学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421”行动计划。该计划包含“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四个建设行动,以及“数据、算力”两个共享行动,和深化“产教协同”一个融合行动。他特别强调了数智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倡强化技术驱动效应,坚持实践导向的人才培育理念,并倡导校、研、政、协、企五方协同合作。洪俊杰介绍了“人工智能+”3.0的试点项目,包括开环大学、自适应教育和轴翻转等创新教育模式。这些模式旨在提供更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以适应数字经济和科技产业变革的需求,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的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洪俊杰教授校长做作主旨演讲

霍建国教授做了题为“构建多元平衡的国际经贸关系”的主旨报告,指出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的外向型经济正遭遇多重挑战,包括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引发的国际资本市场动荡、逆全球化趋势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导致的贸易壁垒增加,以及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构建多元平衡的贸易伙伴关系变得尤为关键。他强调了中国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巩固在欧美等传统市场的份额,提出通过努力建立多元化和稳定的国际经济关系,可以更好地保障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霍建国还呼吁积极关注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主动回应贸易伙伴的关切,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并放宽对外投资审批限制,以增强贸易与投资的协调性。在应对外部挑战的同时,霍建国认为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改善国际经贸双边关系,从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霍建国作主旨演讲

佟家栋教授做了题为“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最后一公里’与对外开放的韧性”的主旨报告,指出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强调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这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面对国际环境的复杂变化,佟家栋强调,中国必须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进行相应的建设和调整。他提出,开放型市场经济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这要求中国在国际规则、国内市场规制、政府管理以及微观标准等方面深化改革。在经济安全方面,佟家栋提醒,开放型市场经济建设需充分考虑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他提到,尽管国际市场环境存在挑战,但中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将推动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佟家栋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经济深化改革将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的提升,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

佟家栋作主旨演讲

赵忠秀教授发表了题为“产业出海与国际商务人才保障”的报告。他首先系统总结了在当前新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赵忠秀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等崭新市场机遇的推动下,企业也面临着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国际产业链重构、供应链脱钩断链等诸多问题的挑战。这些变化对我国企业深度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实现“产业出海”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必须适应这些变化,否则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赵忠秀还分析了在当前产业出海的新要求下,国际商务人才所需具备的新技能,包括管理协调供应链的能力、利用数字信息技术的能力、将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嵌入商务工作的能力、工具化规则的能力等。他强调,这些新技能对于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和科技产业变革至关重要。赵忠秀为改进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明确了与时俱进地更新国际商务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核心作用,并重申了充分落实双导师制度、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学术导师的实践经验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习实训活动等措施的重要意义。

赵忠秀作主旨演讲

顾学明教授作了题为“全球产业链新态势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与应对”的主旨演讲,从全球产业链发展的新态势、该新态势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多重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三个维度进行了阐述。顾学明首先从引资格局、供给中心、链条组织、目标指向、产业走向、驱动因素、发展理念等多个角度,全面而细致地分析了全球产业链发展的最新趋势。他指出,这些趋势正在重塑国际经济的运作方式,并对各国的外贸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分析全球产业链新态势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时,顾教授强调了区域化趋势的双重影响,特别是中美产业链的竞合关系,这是影响中国外贸发展的关键变量。他指出,高技术产业出口可能面临更多限制,供应链的突发事件可能导致成本上升,部分产业链存在陷入“低端锁定”的风险。他也强调了绿色化和数字化为出口带来的新动能。顾学明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包括妥善处理中美经贸摩擦、增强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控制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扩大开放深化合作、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规则重构、完善产业链安全防控体系、强化产业集群建设等八个方面。这些策略旨在帮助中国在全球产业链新态势下,保障外贸的稳定发展,并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顾学明作主旨演讲

蓝庆新教授做了题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主旨报告。蓝庆新指出,近年来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已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显著提升。他强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对经济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尤其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冲击下,中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的紧迫性日益凸显。蓝庆新提到,中国在培育核心产业链、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当前,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部分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不断提高,出口结构持续优化。但同时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在技术水平、关键环节生产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创新能力有待增强,产业链外迁现象也加大了保持产业链完整性的难度。展望未来,蓝庆新提出,中国应优化要素组合,发挥综合优势,补齐产业链关键短板,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产业链引领能力。同时,应加强国际合作,优化产业链全球布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蓝庆新作主旨演讲

本次国际商务论坛收到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踊跃投稿,经过论坛学术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共评选出8篇优秀论文。

嘉宾为获奖论文作者代表颁奖

论坛最后,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方慧教授作为第六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国际商务论坛的主办单位代表发言,对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所给予的信任表示了感谢,并对能够举办下一届国际商务论坛表达了期待。她详细介绍了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的发展历程、学术研究方向以及在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强调了学院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商务人才的承诺,以及在推动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将全力以赴,确保下一届论坛能够顺利举行,并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知识的平台。

张晓涛主持开幕式、方慧发言

10月26日下午,两个平行论坛与六个分论坛在沙河校区第二教学楼同步开展。与会代表们就“中国企业国际化”“创新与企业国际化”“数字经济与国际商务”等主题分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次论坛特设了两个国际商务案例研究平行论坛,专家们针对国际商务案例写作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撰稿:常冠龄、葛俊良、孔楠;审稿:张晓涛

编辑:刘禹、卢与萱;审核: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