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与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主办的2025年中国留美经济学会院长论坛在学院南路校区举行。校长马海涛,副校长陈斌开,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讲席教授卢峰等来自全球27所高校的学界同仁和青年学子齐聚中财大。论坛开幕式由副校长栗峥主持。

会场全景
马海涛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成效,以及学校在“扎根中国、融通中外”探索中的担当作为。他表示,本次论坛联动中国留美经济学会搭建跨代际学术平台,将进一步激发青年学子探索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创新活力。期待本次论坛成为海内外经济学者高水平对话交流的平台,学界同仁一道共同推动前沿经济研究的创新发展。
卢峰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在推动经济学前沿研究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绩。她表示,学会将不遗余力为青年学者搭建展示平台、提供职业发展辅导、开放全球学术资源网络,持续助力青年学者成长。
主旨演讲环节分别由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陈凯迹和陈斌开主持,该环节展现了经济学界在财富分配、数字技术变革、中小企业活力激发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领域的研究进展。南加州大学教授Vincenzo Quadrini以“中国致富路径:财富流动的实证与结构性研究”为题,系统解析了中国财富分布与流动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康奈尔大学教授丛林做题为“区块链预言机与去中心化”的演讲,深入剖析了区块链预言机的不同类型、面临的核心技术挑战及其在信息与价值传递中的关键角色。西北大学教授钱楠筠探讨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全球核能投资产生的深远影响。北京大学教授张晓波分享了“中国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动态”的研究,深入解读当前中国中小微型企业的生存现状与信息化转型进程,重点分析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浪潮为中小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北京大学教授刘国恩围绕“经济增长与星球健康”这一主题展开论述,探讨现代经济增长模式所面临的资源消耗、环境压力与健康危机等多重约束。
两场平行圆桌论坛分别围绕“中美财经教育合作与探索” “人工智能赋能财经教育新视界”等主题,深刻探讨财经教育领域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同展望AI驱动下财经教育发展的新图景,并就拓展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机制及应对潜在风险等交换了建议。圆桌论坛分别由经济学院院长郭冬梅、经济学院副院长何召鹏主持。
会上还举行了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学术新星论文大赛和研究生平行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学子展示了其最新经济学研究成果。颁奖环节由大赛评委会主席宋顺峰主持。
本次论坛为深化经济学理论创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全球学术对话与合作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与会专家学者达成共识,未来将以论坛成果为起点,持续推动经济学研究向更具前瞻性、实践性的方向发展,期待更多跨学科、跨地域的智慧碰撞,共同书写经济学研究与实践的崭新篇章。
撰稿:张屿涵;审稿:郭冬梅、霍晓冉、黄乃静
编辑:刘禹、吴宇昂;审核: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