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组织中央财经大学编写的《中国金融学》教材正式出版发行。该教材努力构建中国金融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经济学系列”原创性教材建设的重要成果,是高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本科生使用的基础理论课程配套教材,是高校金融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

《中国金融学》教材作者全部为中财大主讲金融学课程的一线教师。由首批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李健教授担任主编,李建军教授担任副主编,黄昌利教授、彭俞超教授、陈颖教授、应展宇教授、黄志刚教授、王辉教授、方意教授、马亚副教授、郭豫媚教授(按章节顺序排列)等参加了教材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国家教材委员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马工程)专家委员会、思想政治审议专家委员会和经济学学科专家组、中国经济学教材审核指导组专家的指导,充分吸收了国内教材建设和金融学领域专家学者以及本校试教试用师生的意见建议,修订打磨数十稿,历时五年完成书稿的编写任务,经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精心编审后出版发行。
教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穿、有机融入习近平经济思想特别是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以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为逻辑起点,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基本理念,系统讲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范畴,阐释经济发展中金融体系运行的一般原理与客观规律,重点解读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元素、内在结构、内涵特征及其形成发展过程,力求全景式地展现波澜壮阔的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历程与现状。教材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在党领导下中国金融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阐释博大精深的中国金融思想,从中提炼出具有学理解释力与本土化特色的原创性金融原理,汇聚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自主知识体系和学理体系。
教材立足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伟大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系统回答了中国金融学教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吸收运用金融学科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发展规律,努力讲透中国金融发展成功背后蕴含的学理所在,着力推动中国金融实践向原创性理论、原创性教材转化,为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服务。
该教材的正式出版对于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苟琴;审稿:张学勇
编辑:刘禹、吴宇昂;审核: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