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对WTO技术壁垒协定(TBT/SPS)的理解,提高我国有关规制措施与WTO规则的一致性,受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委托,北京大学法学院于12月11日上午在中国WTO研究会会议室召开了“WTO技术壁垒协定学术研讨会”。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孙振宇、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副司长刘毓骅、中国WTO/TBT咨询点主任郭力生、北京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教授、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石静霞教授分别致辞,来自商务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电子产业集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等二十名学界与实务界的专家参加了研讨会。我校法学院高秦伟教授作为行政法学方面的专家应邀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加上WTO规则的有关限制,国际贸易壁垒的种类和形式在不断地变化:关税税率越来越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在逐步减少,新型的更灵活、更隐蔽的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却在不断发展、种类在不断增多。此次研讨会围绕保护中国的对外贸易利益和促进中国经济及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个主题,就中国如何回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发言中,高秦伟教授介绍了自己在食品安全法领域的研究,同时指出,由于食品与药品和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关系最为紧密,在食品、药品领域,国家更容易以合法目的为借口颁布相关的技术法规来限制甚至禁止部分商品的进口,导致食品、药品领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从规定个别指标发展成为名目繁多的限制或禁止指标体系。目前中国的标准体系与国外的技术法规、标准体系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也是我们受到西方国家质疑的主要原因所在。因此我们要研究国外的情况,修正《标准化法》,调整政府的作用,同时,也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