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陈华彬谈法学生如何养成民法素养与民法技能
发布时间:2019-10-31 来源:法学院

10月9日晚,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陈华彬教授于学院南路校区主教204教室作题为“法学生如何养成民法素养与民法技能”讲座。本次讲座为“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课程讲座第三讲,由法学院副院长李伟副教授主持,2019级全体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参加。

陈华彬教授论述了民法的调整对象、功用、价值与系统。他强调,民法旨在实现人类实质性的价值,其制定与实施面向整个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渗透在人们生活之中;民法机理贯穿于人的生死线,无时不体现着民法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他指出,学习民法的现实意义在于有利于同学们培养起良好的品格与人格,辩证看待问题,解决好生活中的难题与冲突;有利于推动幸福家庭、和谐社会的建立。

谈及民法典,陈华彬教授表示,其编纂与中华民族的文化高度、历史高度密切相关,是新中国民法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中华民族法制史的最高峰。从民法的制度体系架构视角,他就民法总则、物权法、债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和人格权法分别进行了精简概述,并结合现实案例阐释了部分法律条文的含义和理解难点。

通过介绍和比较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的发展程度,他指出了我国大陆现行民法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民法的发展提出了期待和希望。对于法学生民法素养与民法技能的养成,陈华彬教授给出了学习建议。他讲到,法学生既要阅读精品民法著作并从中记忆民法概念、制度、原则、条文,又要善于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民法原理,在对民法案例的关注中培养民法学习的兴趣。此外,法学生还应多参加民法选题类的辩论赛、案例大赛等,尝试撰写民法方面的小论文,或到法院、律所、检察机关参与辅助办理民事案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法律技能与素养。

陈华彬教授谈到,我国的法学事业将迎来“民法典的注释时代”,而这一艰巨使命则寄托于新一代年轻的法学生。中国民法的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道远,同学们应当“上下求索”,努力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民法的大道上砥砺前行,为我国民法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编辑: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