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王立志教授在我校沙河校区金色大厅,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一期学员讲授课程《寻找自我的旅程》。在此前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导读课程基础上,王立志教授通过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语•学而》,引领学员进入哲学思考的深层境界。
王立志教授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流行思维模式,从“你是谁”这个看似普通的哲学问题导入。“作为一个个体,你是谁?”、“何时你开始发现自我?”、“何时你才开始思索你相信什么,你将去往哪里?”、“何时你才懂得你是独一无二的孤独者?”,几个问句层层递进,发人深省,敦促学员透过表面、揭开假象去发现、去探索不曾认知到的自己。
王立志教授在课堂上引用了大量古典诗词、历史故事和名人典故向学员们论证了自我求思的重要性。他从《游褒禅山记》和《西游记》入手,以实例分析的形式讲述了“思索”对于个体的重要性,“意志”对于整体的重要性,最终归于“学会剖析自我”的主题。王立志教授指出,自我剖析的过程是每个有志之人所必须经历的,年轻时能深入思索是一个人之所幸,因此培养“寻找自我”的能力至关重要。最后,王立志教授带领学员阅读分析了《论语•学而》前七篇,将其分成三大板块揭示了不同的人生哲理,以论语中人物故事为引,以自己亲身经历为例,简繁结合,深入浅出。
王立志教授幽默风趣而又亘古通今、发人深省的讲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比、结合,帮助学员学会拨开事物与个人的表象,深入分析自我,在生活中立乎其大,在学习中至诚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