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由校团委、学生会主办的第九届本科生学术文化精品讲座在沙河校区举办。著名媒体评论员、作家、中日文化交流大使加藤嘉一先生做了主题为《我与中国这些年》的专题讲座。
加藤先生是来自日本伊豆的80后公派留学生,2003年来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读书,刚来中国时,他处于一句中文都不会、一个中国朋友都没有、一分人民币都没有的“三无”状态,现在成长为著名的媒体评论员、专栏作者、制作人、策划人、主持人,精通日中英三种语言,并以促进中日友好合作关系为己任。
讲座中,加藤先生介绍了中日大学生在学业生活以及就业方面的差异,并建议我校学子过好大学生活中的每一天。

加藤嘉一做讲座
加藤嘉一先生以八个关键词来介绍八年来中国带给他的感受:北大、媒体、体制、爱国、时代、未名湖、青春以及未来。
加藤先生从北大的国际化环境,在北大的成长经历讲述了在中国接触的第一印象,包容。作为一个媒体人,加藤先生曾经参加过100多个中外媒体活动,接受过300次以上采访。他让大家看到了媒体的巨大力量,以及作为一个媒体人获得的荣誉以及感受到的各种压力。
谈及第三个关键词“体制”时,加藤先生对比了中日体制文化的不同,“感受不同的体制是一种享受。”他也希望中日在不同的体制价值观下可以达到双边友好。“爱国”是每一个心中神圣的感情。在中国的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作为日本人,加藤嘉一做到了,他打破了国人对日本的固有认识,赢得了尊重。“时代”具有难以想象的力量,“时代”可以造就一批有志之士。加藤先生认为中国的体制,包容的大环境以及热情善谈的北京阿姨们等等这些构成当代中国的元素,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谈到“未名湖”这个关键词时,加藤先生向同学们分享了他和未名湖之间因跑步结下的情缘。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加藤先生对于北大,对于未名湖的感情,未名湖为他分担了太多的忧伤,缓解了太重的压力。“我唯一的知心朋友就是未名湖,没有它,也许我早就死了”,加藤先生如是说。“青春”加藤先生一直很珍惜,并鼓励在场的我校学生珍惜大好青春年华。“未来”到底应该是什么样,没有谁能说得清,但是加藤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在对比中借鉴,帮助同学们分析了他对于中国未来的理解。

讲座现场
加藤先生的语言睿智深刻,又不失轻松幽默,两个多小时的内容丰富的讲座,大家热情不减,最后的观众提问环节,加藤先生耐心地一一解答,并赠送给提问的同学亲笔签名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