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由致公党中央中国发展研究院主办的政党理论研究沙龙在我校学术会堂举行。致公党中央中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致公党北京市专职副主委孙津,致公党海淀区专职副主委顾传强,以及致公党北京市经济专业委员会、我校致公党支部的10余名党员参加了本次沙龙。
政党理论研究沙龙是致公党中央中国发展研究院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加强政治理论、政党理论研究,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强化政党意识、党派合作意识,为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奠定基础。本次沙龙由我校致公党支部承办,致公党北京市经济工作委员会和海淀区委协办。
此次政党理论研究沙龙由致公党北京市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我校致公党支部主委周卫中教授主持。周卫中教授首先代表我校致公党支部对参会党员和嘉宾表示欢迎,随后简要介绍了举办沙龙的背景和意义。

政党理论研究沙龙现场
随后,致公党中央中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致公党北京市专职副主委孙津教授以“中国的政党体制与政治模式”为题作了专题报告。报告分为四个部分:政党理论研究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中国的政治模式选择。
孙津教授指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种政党体系与西方的政党联合不同。从工具理性的角度看,中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经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无论是经济建设、社会治理还是应对自然灾害,都证明了中国现行的政治模式具有西方国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有必要建立起能够和西方政治学对话的中国特色政党理论。

致公党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孙津做主题报告
与会党员对孙教授的报告反响强烈,认为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部分党员表示,听了孙教授的报告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多年来感到困惑的问题有了答案。致公党海淀区副主委顾传强在发言中,感谢我校统战部、致公党中央财经大学支部的支持,希望这种沙龙形式的研讨会能够持续地举办下去。部分与会党员还代表基层组织表达了承办政党理论研究沙龙的意愿。
沙龙结束后,我校统战部副部长李跃新宴请了孙津教授一行,并与参加研讨会的嘉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