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中午,经济学院总第四十三期双周论坛在经济学院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主要讨论刘轶芳副教授的一篇关于国际贸易在我国碳排放责任中的作用的论文。经济学院众多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就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交流。
刘轶芳副教授在通过对整篇文章进行分析和论证后认为,按照生产或消费不同角度的测算,中国应承担的碳排放责任是有很大不同的。近期一些研究尝试通过引入国际贸易来调整一国的碳排放量数据,结果显示在考虑出口和进口后一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测算结果存在很大差异。根据该论文,我国的碳排放总量不仅取决于出口规模,还取决于对进口的测量方式。文章旨在通过一系列投入产出表,实证测量并分析从1997年到2007年国际贸易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从而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从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角度,为国际评判机制和标准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在刘轶芳副教授的精彩陈述结束后,多位老师围绕文章的核心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文章的观点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在我国碳排放责任的作用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