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司司长马维野研究员在主教305教室做了一场题为《知识产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的讲座。讲座由财政学院副院长刘玉平教授主持,财政学院院长马海涛教授、资产评估系主任乔志敏教授等出席了此次讲座,50余名同学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马司长从不同角度,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大量自身经历,生动形象地向在座师生阐述了其对“知识产权”的见解以及目前社会上对“知识产权”概念的误解,讲座内容包括分析瓶颈问题、认识、运用、保护和优化知识产权五个部分。
马司长首先以大量的数据和事实为根据,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生态失衡,并指出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通过由传统要素驱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由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驱动的密集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马司长从特性、定义、国内外研究角度系统阐述了什么是“知识产权”,解释了社会对于“自主”知识产权的误解,并用大量实例说明了知识产权的价值所在。随后,马司长在如何运用知识产权问题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指出应该从提高质量、加强管理、实施战略等三个方面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在谈到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问题时,马司长先从财产属性、创新动力、经济秩序三个方面说明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然后用大量事实描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进而提出提高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途径。马司长提出,优化知识产权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要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核心,鼓励创新精神,树立竞争意识,彰显诚信道德,培育法治观念以及倡导人本主义,最终实现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目标。讲座接近尾声,马司长对在座的学生提出三点要求,希望同学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尊重人的首创精神”、“尊重人的智力劳动”以及“尊重人的心理需求”。马维野司长精彩的讲座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马司长充实系统的演讲内容以及幽默生动的语言表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同学们对知识产权有了更深的理解,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