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由我校德育示范基地“未来公务员之家”举办的首届首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校内总决赛在沙河校区举行,参赛同学从市长的角度分析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气势如虹。
本次参加决赛的队伍共有8支,成员分别来自政府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等10个学院。他们分别围绕北京市民办养老机构用地、整改昌平卫星城、菜篮子工程建设、社区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保障房可持续发展、失地农民解决方案、“入园难”以及完善北京公共交通网络等问题,以“模拟市长”身份举行新闻发布会,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并与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
本次决赛评委组共有9人组成。其中:专家评审组5人,主席为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胡乃武教授。成员有:北京大学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陆军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樊继达副教授、我校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邢华副教授、城市管理系副主任姜玲副教授。领导组5人,分别为:我校党委副书记侯慧君、我校教务处副处长苗月新、我校政府管理学院院长赵景华、党总支书记张晓阳,胡乃武教授兼任领导组主席。
本次大赛共分上、下两半场,共设“锋芒初露”、“模拟现场发布会”、“现场答辩”、“总结陈辞”、“现场观众提问”、“评委点评及宣布结果”等环节。经专家评审组打分,并经领导组确认,最终来自文化与传媒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税务学院的“V5论道”团队的《菜价攸关民生——论北京启动新—轮菜篮子工程》和来自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的“squand3+2”团队的《关于北京市“入园难”问题的若干意见》获得一等奖。“夕望队”和“践行者队”获得二等奖,其余4支团队获得了三等奖。另外,根据现场观众的投票,税务学院吕广源获得“最受欢迎市长奖”,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陈伟获得“最具风度市长奖”。

侯慧君副书记为获奖学生颁奖
陆军教授代表评审团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点评。他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的特色和意义,认为大赛选手从不同的角度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选材优秀,细节完善,论证充分,充分体现了参赛学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侯慧君副书记做了总结讲话,肯定了参赛团队的精彩表现,为同学们优秀的表现感到高兴,并寄语首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能够更好地带动中财学子的学术氛围与探索精神,在北京甚至在全国取得深入和持久的发展与影响。
首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是我校政府管理学院为提高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社会参与意义,普及公务员知识教育而组织的学术性实践活动,是我校德育示范基地“未来公务员之家”举办的系列品牌活动之一。
本次大赛以“我是北京市市长”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以市长的身份来审视北京市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战略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有针对性地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次比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和思考北京城市问题的机会,一个体验当北京市市长的机会,一个辩论求真知的机会以及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
本次大赛共吸引来自16个学院,共37支参赛队的同学参加。大赛至今历时7个月,经过校内论文初选、PK选拔赛,选出8支队伍进行决赛。本次校内决赛评选出的一等奖还将与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北京高校参赛队伍进行校际决赛。“模拟市长”大赛每年举行一届,它将作为我校学生主办的学术实践品牌活动,逐步推广至北京乃至全国高校,成为高校学生实践的重要平台。

决赛现场气氛热烈
附:首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校内总决赛获奖名单
| 团队名称
| 论文题目
| 团队成员
|
一等奖
| V5论道
| 菜价攸关民生——论北京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 刘 青 文化与传媒学院
李燕雯 文化与传媒学院
罗婉莹 政府管理学院
吕广原 税务学院
|
一等奖
| Squand3+2
| 关于北京市"入园难"问题的
若干意见
| 陈 明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钱 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撒罗扬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李 清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郭绮均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
二等奖
| 践行者
| 北京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杨 佳 社会发展学院
李昱描 社会发展学院
周围光 文化与传媒学院
宋燕汝 信息学院
|
二等奖
| 夕望
| 关于北京市民办养老机构用地问题的市长报告
| 怀 晶 政府管理学院
王世弼 政府管理学院
曹诗行 政府管理学院
黄道涵 政府管理学院
|
三等奖
| 问道
| 构建网络信息平台
推进社区居民自治
| 徐世黔 政府管理学院
梁兴波 政府管理学院
朱心怡 政府管理学院
岳 清 政府管理学院
|
三等奖
| 浪潮
| 北京市失地农民现存问题
及解决方案研究
| 马汉智 政府管理学院
林 婧 会计学院
王 羽 税务学院
张 萍 政府管理学院
葛 萍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三等奖
| City planner
| 整改卫星城,打造明日的花园城市——以昌平区为试验点
| 马斌超 金融学院
杨 岚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鸿瑶 法学院
陈佳燕 政府管理学院
潘文博 金融学院
|
三等奖
| 最后一公里
| 完善北京公共交通网络
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 李爱静 会计学院
李家毅 信息学院
唐斯圆 会计学院
车佳音 应用数学学院
何 羽 会计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