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财政学院曾康华教授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观点》栏目
发布时间:2009-03-19 来源:财政学院

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18日晚,我校财政学院财政系主任曾康华教授做客该台《经济观点》栏目,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沈骥如教授一同讨论了20国集团金融峰会背后的故事和众多百姓关心的话题。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刚刚闭幕,这一会议引起了各方的普遍关注。本期栏目围绕会议的成果与分歧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展开,历时一个小时,众多听众通过短信积极向两位专家提问并参与讨论。

舆论普遍认为,本次会议有两大成果:一是形成了联合公报,二是中、巴、俄、印四国提出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改革。在被问及对这两大成果的看法时,曾康华教授表示,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尽管在如何刺激经济复苏、增加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话语权、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改革等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但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已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和初步响应,因而这两大成果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尽管成果显著,但会议上体现出的各方利益冲突也显而易见,其中美国和欧盟的分歧更为引人注目。对这一问题,曾康华教授表示,美国和欧盟作为世界两大强势经济体,其分歧难免存在且很难消除。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经济实力决定发言权。尽管欧盟清算“美国体制”的态度是明确的,并且这无疑会削弱美国对世界经济事务的影响力,但欧盟不可能取代美国。

危机当前,如果各国在整体上没有重构政经体系的蓝图,不能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合作,那么,各自的目标将很难实现。曾康华教授认为,从去年11月15日第一次G20峰会的具体落实情况来看,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改革世界银行以及监管这三大问题依然没有答案,因而对四月初即将举行的G20峰会所能形成的“成果”,不应抱太大期望。

在现有的国际政经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争权步履维艰。在谈到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的问题时,曾康华教授表示,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发展中国家中、巴、俄、印四大经济体的主张得到初步响应,这充分说明处理世界经济事务,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是行不通的。而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会不断上升。

对我国的外贸问题,曾康华教授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尽管目前我国进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但这并不表示我国将忽视贸易规则随便提自己的主张。30年改革开放,我国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因此,提出自己的主张,是对国际经济事务负责任的态度和经济实力的体现。

对一些经济学家所持的“危机将向更广方向蔓延、将造成更大危害”的观点,曾康华教授提出了不同观点。他认为,各国在利益、权利、未来发展空间等问题上出现分歧是正常的,但当今世界和平、合作和发展是主旋律,只要各国求同存异共谋合作,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是必然的,我们应该看到未来的曙光。

编辑: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