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经济学院双周学术论坛探讨16世纪至20世纪的中国人口增长问题
发布时间:2011-03-31 来源:经济学院

3月30日,我校经济学院总第三十九期双周学术论坛在学院南路校区学术会堂604报告厅举行。香港科技大学陈硕博士应邀做了题为“The Malthus ’ s Deadlock: Maize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China, 1500 -1900”的讲演。

论坛现场

陈硕是我国著名的青年经济学家,曾在国际顶级政治经济学期刊上 《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 发表过多篇优秀论文。我校经济学院陈斌开博士和罗凯博士担任本次论坛评议人,经济学院众多师生出席了此次论坛,就影响中国人口增长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陈博士做讲座

陈硕博士首先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在随后的演讲中他指出,在1500年至1900年间,中国人口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增长,这期间中国增加的人口占了世界新增人口的三分之一,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人口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如此显著的增长,目前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南美作物特别是玉米的引进以及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中国人口出现如此显著增长的重要原因。基于这个观点,他本人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并利用计量模型,通过控制各种变量,得出了玉米每种植10年,中国人口增长3.4%左右的结论。因此,在演讲的最后他得出结论,玉米的种植是这段时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陈硕博士的精彩陈述后,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讨论,并与陈硕博士进行互动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比如地理因素、商业贸易等会不会对文章的结论产生影响等,陈硕博士都一一进行了解答。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