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金融学院举办经济与金融学名家论坛聚焦G20首尔峰会
发布时间:2010-11-01 来源:金融学院

10月27日晚,金融学院经济与金融学名家论坛第三十八期在中财大厦二层学术报告厅举行。凤凰卫视财经节目主持人曾瀞漪女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黄益平教授和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教授作为嘉宾出席了论坛。论坛采用圆桌会议的形式,主题为“聚焦G20首尔峰会”。

报告厅内座无虚席

本次论坛由曾瀞漪主持,张礼卿院长致开幕辞。张院长首先代表金融学院对三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大家能够就G20首尔峰会的相关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形成一些共识。

三位专家就曾瀞漪提出的几个热点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并互相补充,使在场的同学对目前的经济形势及G20峰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首先,三位嘉宾就全球化时代G20的作用及会议的结果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丁一凡研究员认为,G20财长会议在大肆渲染货币战争议题的同时,却没有强调美元贬值的危害,这是不对的。从历史上看,美国曾经有过依靠货币贬值逃避债务的前车之鉴,因此中国应该防范美元贬值,并通过G20首尔峰会着重强调美元贬值的危害。黄益平教授认为,目前G20峰会并没有出现各国联合强制人民币升值并签订“新广场协议”这种最糟糕的结果,目前G20峰会的两个议题“IMF改革”和“平衡全球经济”的初步结果对中国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张礼卿院长表示这是各国在权衡利益的基础上互相妥协的结果。曾瀞漪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各国会自觉遵守这种口头协议吗?” 丁一凡研究员认为,中美两国之间谈判的结果“中国同意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把顺差降到GDP的4%”,对中国有正面的影响。如果人民币被过分低估,出口相当于贱卖本国商品,所以中国应进行可控制的本币升值,防止经济泡沫破灭。张礼卿院长对此进行了补充,他认为中国必须控制人民币升值的步伐,让中国的出口企业有充分的过渡期,以防止货币升值对中国经济产生过大的冲击。黄益平教授认为如今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达到中美两国谈判的预期结果还需要两国共同努力。最后,曾瀞漪就老百姓最关心的“通胀问题”征询专家们的看法。张礼卿院长认为通胀预期与人民币升值是互相影响的,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反过来又推动人民币升值,这时对涌入中国的巨额游资进行资本管制是十分必要的。黄益平教授建议应该加速中国生产要素市场化,防范国内要素价格扭曲导致汇率大幅波动。

嘉宾发言

在互动阶段,同学们就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管理、广场协议等问题发表提问,各位专家认真地做了解答,曾瀞漪还带来自己亲笔签名的新书赠送给提问的同学以示鼓励。最后,张礼卿院长对此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他代表金融学院对嘉宾们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嘉宾们将来能够再次莅临中财给同学们做讲座。会后,张礼卿院长还接受了凤凰网(点击查看详情)的专访,就一些经济热点问题发表了看法。

会后嘉宾合影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