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税务学院开展红色“1+1”主题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10-09-19 来源:税务学院

8月26日,税务学院党支部13名同学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宋立岩的带领下,赴大兴区礼贤镇辛家安村党支部开展调研活动。

礼贤镇与京开高速相邻,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燕昭王为复兴燕国,曾在此建“黄金台”、设“招贤馆”,以揽天下英才,重振大业,人们耳熟能详的“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即源于此,成语“礼贤下士”也得而产生,古镇由此而得名,一直延续至今,辛家安村就是此镇的一个行政村。

师生们到达辛家安村后,受到了村领导的热情接待。在座谈会上,宋立岩老师介绍了此次基层走访的目的,以及中财的历史、发展现状和税务学院党支部的基本情况。随后,村支书向大家介绍了辛家安村的人口、土地面积、支柱产业、人均收入、土地经营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基本情况。村支书表示,农村发展亟需人才,希望税务学院党支部能够和他们长期保持联系,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使共建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

座谈会现场

之后,税务学院师生和村里的党员针对辛家安村的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辛家安村八十多岁的前任老支书曾被评为礼贤镇优秀党员,他认为,过去的辛家安村一穷二白,主要靠卖玉米为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的生活状况也在持续改善,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才使辛家安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支委会成员的团结合作,才实现了改革过程中“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没有办不成的事儿”。但是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辛家安村的状况虽然有很大改善,与村民的期望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比如目前村子里的地已经全部分完,种地以人为主,形不成规模,而农产品的利润在中间环节,农民出卖农产品利润很低。他希望同学们经常来,通过联谊,帮助解决问题,为基层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同学们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询问,并积极表达了自己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未来规划的看法,比如农田水利灌溉,模仿山东的大棚模式等。宋立岩老师表示,现在的辛家安村与自己多年前来过时相比,生活环境有很大改善,但仍有差距,希望税务学院与辛家安村建立长期联系,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尽到党员的义务和责任。

在随后的红色“1+1”活动中,税务学院的同学们将分成小组深入到农户中,进行调研交流,切实了解村民的想法,考察辛家安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税务学院党支部师生与辛家安村村领导们合影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