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教授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国财经报道》栏目记者的采访,就中国文化产业在世界经济复苏中依然多变的形势下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趋势作了深刻的阐述。
世界性金融危机出现后,我国政府出台了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政策,如启动骨干文化企业培育计划,文化企业上市推动计划及产业基地建设计划,加大了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包括税收政策优惠、解决融资难题等。对于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政府也给予了很有力度的支持。我国文化产业出现了投资踊跃、发展迅猛的良好态势。但大量投资进入文化产业的同时,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着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鉴于以上情况,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国财经报道》栏目专门制作了一期60分钟的专题节目《文化产业:繁荣的背后》,对我国的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问题、影视业发展问题、小剧场市场培育问题、图书出版业发展问题、动漫产业链打造问题,对莫林虎教授作了两次近两小时采访。采访中,莫林虎教授指出,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具有重大意义: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无论是民营资本独立设立公司还是加入国有公司,都将有助于提升文化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文化投资的资金使用效率,提高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水平,最终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成熟度(管理、消费市场等)。
对于中国电影业问题,莫林虎教授指出,中国电影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但还存在较大问题,表现在尚未形成成熟的电影投融资市场,尚未形成成熟的电影制片人等经营管理人才人力资本市场,电影制作尚未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制作机制,尚未形成多层次的电影销售与消费市场等方面。
对中国演出市场,莫林虎教授认为,我国小剧场演出市场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想在近三五年马上成为普遍盈利行业是杀鸡取卵的思维。应借鉴美国、英国经验,将演出企业分为盈利机构和非盈利机构,实行不同的财税政策,选序渐进地分阶层培育市场。
对图书出版业问题,莫林虎教授认为,狭义的图书出版业的微利行业及文化性特质在世界各国都被关注,发达国家对图书出版业往往有财税法规和政策上的支持,如英国保持了百年的图书增值税的零税制。我国图书出版业的税收制度还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做法适当调整,以促进其发展。
该期专题节目已于6月19日晚22:25分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国财经报道》栏目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