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领略古城风采,感受文化气韵
发布时间:2010-05-06 来源:应用数学学院

帝城古都,悠悠千年;往事如烟,今昔何兮。当时光之河流淌到了一个新时代,当重檐翘角日渐退出我们的视线,当忙碌的人们沉浸于物质的奔波,我们不禁思索,名城之风采、文化之气韵究竟何在?

古城依旧,沧桑的容颜不老。自它诞生一千年后,我们来了。我们从她黑色的瞳孔里看见了历史的几多变幻,并为人类的杰出灵魂而震撼。

抱着这样的怀想,4月27日,我校应用数学学院08级金融数学班团支部在沙河校区举办了“解码北京”之“名城风采,文化气韵'主题教育活动。

京剧——古城故事,老戏新演

京剧,不仅是北京的缩影,更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精粹。两派起源、十三名家、四大名旦,承载了几百年春风抑或硝烟下的众生故事,经受了百年时光的洗礼。蓦然回首,它就像北京的一个胎记,仿佛与生俱来就与这城市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设定为京剧欣赏与模仿,旨在通过欣赏并模仿表演京剧动作,让同学们对京剧的起源、行当、功夫、 脸谱、伴奏乐器等知识产生一定的了解。照片上演员们青衣绿袖、明眸浅笑,看似轻松的姿势、寻常的神情,同学们模仿起来却格外困难。大家幽默的反串、个性的表达引起了全场阵阵笑声,对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等经典曲目中造型的模仿,则掀起了阵阵高潮。

活动还设置了五分钟限时画脸谱比赛。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或三两合作或独自发挥,纷纷在纸上绘出美丽的脸谱。

模仿虽不到位,却也妙趣横生

一笔一划勾画脸谱

胡同——古城故事,百姓人家

第二个环节是胡同故事欣赏。在动人的朗诵中,同学们看着美丽的图片,发出了源自内心的对生活的感叹。胡同,隐藏在巷陌之中,是美的展示,也是质朴温馨生活的象征。在习惯了高楼大厦与人山人海的漠然之后,只有胡同,能唤起人们心中对生活最本源的记忆。胡同,原本就是生活。

胡同,是人们心中温暖的话题。或是因为真实的生活难觅,或是因为纯粹的感动难寻,人们像离家的孩子一般寻找暮色中的家——昏黄的灯影,狭长的胡同,这才是心中的家。

佳酿愈久愈是香醇,情怀越朴素越是永恒。和煦的微风是你我的记忆,弯曲的巷子饱含了原汁原味的生活。步履蹒跚的老人、天真无忌的稚子、三庙街里竹竿上的衣服……这是最朴实最天然的生活。

胡同里有太多的故事,北京城的旧故事,或许今人已不在意,然而一幅春联,一种眼神,一张老照片,都让我们心怀激荡,时时提醒我们昨日的存在。

小吃——古城故事,食食新鲜

悠久的历史,自然少不了寻常百姓的众多小吃。它们的名字也许不动听,模样也不一定好看,但入口皆是人间美味,沉淀着家人体贴入微的照顾与关怀。人生百态,这些食物给了人们莫大的动力和支持。

第三个环节——品小吃猜名字便在这样温馨的背景中登场了。游戏规则很简单,参与游戏的同学只需在蒙眼状态下品尝两种主持人介绍过的小吃,再在纸上写出它的名字。大家细细地品尝、认真地回味,其实对错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小吃了解了它们背后的故事,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北京。

细细地品尝、认真地回味,看看究竟是哪样老北京小吃

古迹——古城故事,悠悠名胜

自北京诞生,千年之中,明时的风,清时的雨,王侯将相均已离去,只留下一些成为尘封记忆的名字,以及潭柘寺、金中都太液池遗址、钓鱼台与养源斋、陶然亭、慈悲庵这些名胜古迹供后人缅怀。

在本环节中,同学们需轮流说出自己所知的名胜古迹。在一场类似于头脑风暴的比拼中,大家增加了对名胜古迹的了解,拓宽了知识面。

历史无论荣耀或悲哀都已经成为过去,朴实天然的生活却和美永恒。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从一些不同的视角对所见、所住、所想的北京,对一个美学中的北京、人文中的北京有了新的了解。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