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我校建校60周年, 10月15日下午,信息学院邀请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来我校做了题为“构建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学术报告。学院院长王景光主持了报告会。学院副院长朱建明、章宁、冯海旗和信息学院的全体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
沈昌祥院士是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常委、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顾问、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保密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同时还担任公安部“金盾工程”特邀顾问、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安全顾问、国家税务总局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保密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务。沈昌祥院士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密码工程、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系统软件安全(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等)、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二十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十多项。这些成果在信息处理和安全技术上有重大创造性,多项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全国全军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益,使我国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沈院士首先介绍了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保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概念,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就美国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战略、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架、对当前信息安全保障的反思、积极防御的技术框架和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整改技术框架等五个方面介绍了“构建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
在报告中,沈院士还介绍了美国将信息安全由“政策”、“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的过程、美国奥巴马政府组建网络司令部的新举措、以及“美国21世纪的经济繁荣将依赖于网络空间安全”的思想,就 “四个层面,两个支撑,一个确保”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架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指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是21世纪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和生存能力的象征,是未来国际斗争的“杀手锏”,进一步突出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作用;在对“当前信息安全保障的反思”的分析中,沈院士指出了当前信息安全中“老三样(杀毒软件、防火墙、入侵检测)、堵漏洞、作高墙、防外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可信计算技术解决安全问题”的思路和积极防御的技术框架。最后,沈院士介绍了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整改技术框架,指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搞好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建设整改工作。沈院士的报告高屋建瓴,既有高度,又有深度,使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沈昌祥院士与信息学院部分教师合影
沈昌祥院士还与信息学院领导和部分教师进行了交流,介绍了信息安全专业在全国的建设情况,并为我校开设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提出了建议。
在报告会之前,我校副校长李俊生教授会见了沈昌祥院士,就学校的基本情况和60周年校庆的相关情况做了介绍,并与沈院士就信息安全学科专业建设的情况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