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第二十次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讨会、中国财政史教学科研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会议由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主办,来自全国60 多所院校的160多名会议代表出席。我校财政学院姜维壮教授、马海涛院长、李燕副院长、王文素教授、马金华副教授参加了会议,并分别在大会上发言。
会议由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寇铁军院长主持,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马国强教授首先代表东道主致欢迎辞,并提出财政伦理学的讨论焦点问题;辽宁财政厅副厅长闫伟介绍了辽宁省和大连市的财政状况;全国财政学教学研究会会长马海涛教授提出了此次会议的研讨主题是:财政学的理论基础、财政学教学改革及实验教学,并简单介绍了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的分科问题。王文素教授代表中国财政史专业委员会向大会致辞,她对东北财经大学第一次把财政教学研讨会和财政史教学研讨会“合二为一”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次会议真正把财政作为一个完整学科来进行教学的探讨和研究,在财政学界的历史上开创了先河,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代表们的广泛沟通和交流必将带来财政学科的更大发展。
开幕式后,参加两个会议的代表们分别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

在财政学教学研讨会上,姜维壮教授就《关于确立我国财政学理论基础与财政基础理论的几点想法》向大会首先发言,围绕确立我国财政学理论基础的政治和法律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财政基础理论是在财政工作实践中,对财政学理论基础的相关内容和构成部分作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运用和提炼出的科学结论。
马海涛教授就美国学界对财政能力的定义和衡量向大会作了详细介绍,重点阐述了美国流行的几种财政能力衡量方法,包括标准税制法、等税负累计收入法和地区生产总值法等,并简要评述了这几种方法的特点和应用情况,对我国财政能力研究和实践提出建议。
李燕教授介绍了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财政业务综合模拟》实验课程的开设现状与完善思路,从课程开设意义、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课程学习效果、对教学软件的评价和对本课程的建议五方面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开设的效果和建议,提出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革新、课程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对策。
在财政史教学研讨会上,王文素教授详细介绍了财政学院“中国财政史网络教学平台”教改项目建设情况,从平台设计背景、平台设计目的与思路、平台设计的功能模块构成、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及特色、平台的应用和实际操作情况等诸多方面立体展示了财政史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和一致好评。
马金华副教授向大会提交了《制税权•政体•税收制度——中、英、法三国封建社会财税体制与政体路径分析》一文,就目前国内财经高校的西方财政史教学研究状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