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流金中财系列活动之“我是中财人”校友座谈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08-12-16 来源: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2008年12月12日下午2:00,由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主办,校友总会、北京校友会协办的流金中财系列活动之“我是中财人”校友座谈会,在图配楼二层报告厅隆重举行。杨凌隆、高继鲁、王志泰和吕世杰等四位老校友作为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出席了座谈会,樊睿琳、李汉军和张琳琳三位老师作为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的老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座谈会旨在通过回忆嘉宾本人在学校学习、生活的难忘经历以及步入社会后的打拼经历,回顾中央财经大学建校六十年来的变迁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四位校友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在主席台入座,座谈会正式开始。当主持人将四位校友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介绍给大家时,一双双先是好奇、惊讶,继而敬佩的目光纷纷投向了在主席台就坐的四位校友。随后,一张张在投影仪里呈现的旧照片掀开了那段尘封的往事,勾起了校友们美好的校园记忆。伴着照片,老校友们一一讲述了它们背后的故事。当年校园生活的艰苦是现在的学子无法想象的,但是曾经的磨砺却铸就了他们今后的成功,老校友的言语中讲述的不尽是那段艰辛的岁月,更多的体现出难忘岁月中特有的幸福,那是对中财无尽的感情。座谈渐渐深入,回忆依然是主题,曾经的校园、难忘的故事……各个时代有着各个时代的苦与乐,我们无法感同身受属于那段岁月的经历,却可以从他们激动的言语中体味属于中财那些不可磨灭的校园记忆。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现场

离开了校园,步入工作岗位的校友们都有着曲折的经历,无论在国内或是国外,无论在内陆或是边疆,他们都带着一腔热血投身于祖国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校友的成功中透着艰辛,让我们深刻的了解到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每一段光辉经历的背后总伴有不为人知的心酸。校友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悟教导新一代中财学子,希望他们先学会做人、再追求梦想,用知识丰富自己、用阅历为自己加分,踏实做事,在中财的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校友们的精彩话语引来阵阵掌声,也引来同学们争先提问,校友们认真细致的回答表达了对后辈的殷切关心。

下午4:30,在同学们意犹未尽的掌声中,本次座谈会圆满结束,同学们都表示从本次活动中受益匪浅、体会到许多做人做事的人生道理,并热切期待下一次更加精彩的校友座谈会。

校友座谈会结束了,但“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依然会传承下去,激励一代代的中财人,成为他们生命中永恒的音符。

杨凌隆、高继鲁、王志泰、吕世杰四位老校友简历

杨凌隆,男,1944年10月生于陕西汉中西乡。1965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1969年9月下放河南省淮滨五七干校劳动锻炼。1970年8月参加甘肃省农宣队赴各县工作,为民乐分队联络员;1971年为甘肃日报社编辑,记者;曾任甘肃省委办公厅书记办公室副处长,处长;甘肃省委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王志泰,男,1941年12月生于江苏省盐城市。1962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1966年毕业。为新中国较早一批的注册会计师、高级经济师。中国人寿保险总公司巡视员。曾在西藏阿里革吉县银行工作,历任财政部商业外贸金融财务司副处长、处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财务处处长;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寿险核算处处长;中国人保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1996年至2001年6月期间,还曾兼任安徽省黄山市花溪饭店(中外合资)董事长、北京三联汽车服务技术有限公司(中外合资)副董事长、上海中保大厦董事、中国租赁有限公司股东、北京华盛保险代理公司总经理、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曾任长春热综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科英华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现任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高继鲁,1963年毕业于中央财金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银行工作。在随后的四十年工作生涯中,二十年在国内度过,二十年在国外打拼。在国内的二十年中,他有着十年人事工作经历和十年业务工作经历,从营业部柜员、政治部干事做起,一直到人民银行团委书记和中国银行总行资金部总经理。在国外的二十年中,高继鲁校友又曾任中行伦敦分行外汇部副经理、中行悉尼分行总经理、香港宝生银行总经理、中行雅加达分行筹备组负责人及雅加达分行首任总经理。

吕世杰,男,46岁。中央财经大学经管86级,研究员,教授,高级经济师。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情研究会秘书长,中国企业杂志社社长,中国业主联合会(香港)副会长,中国边贸经济发展联合会副会长,中华吕氏文化研究会会长,上海建桥学院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北京校友会秘书长。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