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我校召开2006年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总结暨表彰大会
发布时间:2007-04-20 来源:新闻中心

4月18日上午10时,我校2006年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总结暨表彰大会在学术报告厅召开。全体校领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委员会委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委员会委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学科研人员、职能部门科级以上干部、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各学院班主任、学生班级工作助理、团委主要学生干部、各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总支副书记等参加了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倪海东同志主持会议。

在会上,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侯慧君同志对我校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的情况做了总结报告。侯副书记指出,我校坚持以服务大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不断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主要取得了八个方面的新进展:一是工作推进有新格局。二是队伍建设有新成效。三是育人环境有新改善。四是全员育人有新突破。五是方法途径有新拓展。六是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有新办法。七是学生自我教育有新发展。八是主渠道教育有新增强。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大学生成长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不容乐观,相对环境的变化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和一些薄弱环节。”侯副书记在报告中坦言,我们存在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还不能完全体现和适应当前和谐校园建设的要求、工作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高等不足。

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侯副书记指出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努力方向:以和谐校园建设为目标,努力建构和谐育人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开展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结构体系研究;积极建设服务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服务体系;加强学生工作队伍自身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工作考核与评价体系,落实全员育人工作职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渠道建设,建立健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侯副书记总结报告结束后,大会还对2006年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先进单位、特色单位等进行了表彰。李俊生副校长、陈明副校长、校长助理王瑶琪、史建平等校领导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获得“2006年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的单位有: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网络信息中心;获得“贯彻落实中央16 号文件特色单位”荣誉称号的单位有:团委、政治理论教学部、研究生部、学校办公室。商学院、金融学院、信息学院获评“2006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MBA 教育中心、应用数学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获评“2006 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特色单位”。

2006年我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取得卓越成就,多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获得北京市的奖励。王德华、赵艳萍、张源三位同志荣获北京市高校“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在此基础上,经过网上投票,高校学生工作部部长、辅导员代表投票和德育专家投票等方式,王德华同志荣获北京市高校首届“十佳辅导员”荣誉称号。同时,樊睿琳同志获评“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李全敏同志获评“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获得单位和个人奖项的代表在会上做了发言,针对如何落实贯彻16号文件进行了经验交流。

2006年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先进单位代表教务处副处长苗月新介绍了教务处的经验,他们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日常工作的始终,从本科生教学方案的培养、精品课程的设置、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创新教育的展开等方面贯彻落实16号文件。

2006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代表商学院院长孙国辉则将商学院的工作形象地比喻为三篇文章:思想教育篇、学术实践篇、文娱活动篇。他还谈到了从事学生工作的一些感想,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2006 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特色单位代表社会发展学院党总支书记姜涛则以“让大师陪伴学生成长”为题,着重介绍了社会发展学院的读书会制度。由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外集中阅读专业经典名著,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将激发和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积极、开放式的学习、表达和交流。

获得“北京市十佳辅导员”的王德华谈到了自己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切身体会,“一个让学生满意的老师,不是像保姆一样事无巨细的照顾他,而是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与‘周到的、不显眼的、不多不少的帮助’”。“老师只是普普通通的职业,所担任的学生在思想上的引导者、学业上的辅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的任务使得我们不平凡,但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我们无私的单向付出,而应该是相互合作、彼此尊重,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大会现场

大会现场

获奖合影

获奖合影

与会人员

王德华老师发表讲话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