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的人类理想
发布时间:2007-03-15 来源: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

编者按 无论在神圣的奥林匹亚神庙,还是现代竞技场,奥林匹克都在向世人宣扬人性的自由;运动员们在众多国旗前庄严宣誓,如面对着宙斯般虔诚地保证,他们将在运动中忠诚和光荣地竞争;橄榄枝在奥运会中常青;现代商业中许多产品借奥运会风靡世界……奥林匹克的圣火即将点亮京城——北京2008,让我们拭目以待!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在其《社会改革》中声称:在现代社会恢复奥林匹克运动是恢复人类一种自古就有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展示人、体现人和发展人的活动,这种模式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而它的精神实质永远不会改变。因此,人类在各个发展时期的所有希望、理想和社会实践活动都可以在奥林匹克活动中找到影子,它如同理想之车,带着我们先民的文明和理想,从历史中走来。

近代社会人性的觉醒和民族主义的兴起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主题。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顾拜旦期望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人和国家的和谐发展。为此,顾拜旦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中找到依据。他说“在《伊利亚特》中描写的社会是一个极其崇尚体育的社会,他们用宗教方式从事体育,希腊人将身体锻炼得非常匀称是为了向众神表示敬意”。十九世纪,随着近代思想、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传播,所有神的生活、对神的向往和崇拜都转化为现实的人的生活。顾拜旦引用法国的诗人Nietzsche 的诗:“Man is a fallen god who remembers heaven”,“人是落地的神,仍记得天上事”,由此反映了这个时期人们对于人和人性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像神一样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每个人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运动的机会”。无论在神圣的奥林匹亚神庙,还是现代运动场,奥林匹克运动都宣扬人性的自由。顾拜旦在《我们为什么恢复奥林匹克运动》说,过去“运动员聚在宙斯像前进行庄严的宣誓,保证将公平和忠实地竞争,保证他们将毫无耻辱地面对敌手”,“今后,运动员们可以在他们自己国家的旗帜前,同时也面对其他国家的众多旗帜庄严宣誓”。顾拜旦用国家代替了古代的神,让运动员对国旗宣誓,是十九世纪民族主义上升的结果,借此可以吸引各民族的参加,保证竞争的公平。因此,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国家和集体的荣誉。

随着商品经济在近代社会的发展,在欧洲社会出现了职业体育,但职业体育一味讨好观众的喜好,贬低了体育的价值。顾拜旦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确立了非商业化原则。因此,虽然经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奥林匹克运动却没有承担起这一时代的责任。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国都因举办奥运会费用太大而不愿意承办之际,美国人尤伯罗斯将商业引进奥运会中,使奥运会吸收了现代因素而恢复了生机,同时现代商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许多产品通过奥运会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可口可乐、耐克……就连韩国的泡菜也随着汉城奥运会扬名海内外。从此,奥运会是越办越火。

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迅速还表现在它有200个成员国,比联合国的成员国还要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广泛的影响力引起了各国政治家的关注,似乎谁沾了奥运会的边,都会给世界留下热爱和平的印象。有些国家通过奥运会的申办、筹办和举办向世界展示本国的文化,让世界了解自己。许多在谈判桌前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奥运会则可以达到奇效: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当韩、朝两国代表举着朝鲜半岛的旗帜携手进入会场之时,让无数人激动不已的同时也透出了朝鲜半岛和平的曙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奥林匹克运动进入快速发展之际,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气候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奥林匹克运动凭借其在全球的巨大影响力,把维护地球环境作为发展重要目标。在这个背景下,北京将绿色奥运会作为第29界奥运会的三大目标之一,根据现代奥运会的发展目标调整自己的策略,这也是北京能够得以申办成功的重要原因。

现代社会是一个娱乐的社会,奥运会中的种种不确定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人们娱乐的重要内容。顾拜旦在创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时候认为体育是人类的一个永久习惯,它不会被时髦的东西所抛弃,但如果它建立在时髦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从历史的、教育的角度建立和维护奥林匹克运动的话,它的概念将是模糊的,迟早会使它空虚无物。顾拜旦认为古代奥运会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奥运会沦为罗马竞技场的表演,丧生了它自身的神圣性和教育作用。因此,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他希望在全世界传播奥林匹克的精神,不仅能为人们提供娱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享受。

当在雅典奥运会中,运动员只关注金牌,而不在意橄榄枝;观众只关注冠军,而不在意失意者;记者追逐娱乐新闻,而不挖掘奥运精神,这恐怕是个错误的导向。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