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6年9月下旬,中国社会保障论坛暨中欧社会保障高层圆桌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代表马和励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与会的还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主要领导、论坛组委会成员单位的领导、论坛特邀嘉宾、获奖论文作者及论坛专家、欧盟及国际组织代表在内的各界嘉宾。中国社会保障论坛是以中欧社会保障合作项目为契机创办的,由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发起,中央国家机关32个单位共同创办,是中国社保障领域权威、高端交流平台。论坛每年将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开展一次征文活动,召开一次主题年会,出版一部论文专辑,同时创办中国社会保障论坛专刊,开设中国社会保障网站,组建论坛专家团队,以利于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充分展示我国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开放姿态。
2006年9月23日—24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起,中央国家机关32个单位共同创办的中国社会保障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我有幸作为论坛征文大赛的论文获奖代表出席了此次盛会。同时对我而言,从决定参赛到获奖出席论坛,这本身就是一次十分难忘的经历,留给我很多的感悟。
勇于尝试,不断挑战自我
作为金融学院的一名普通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干课程都围绕着金融方面展开,对于社会保障这个话题,确实没有做过太多地深入了解与研究。但在一次由自己学院主办的讲座即将结束时,时任院长的史建平老师鼓励我们本科同学要开阔视野,积极参加高级别的学术交流会,同时告诉了我们关于社会保障论坛举办征文大赛的消息。但当时已经是六月中旬了,我正面临着大二的期末考试复习以及全国英语四级考试,而征文大赛的中英文摘要部分截稿日期是六月底,错过了递交征文摘要部分的时间也就意味着会失去正式递交征文全文的资格。选择参赛,会耽误我的复习迎考;选择放弃,又会让我深感遗憾,我陷入到了矛盾之中。最终,我选择参赛,因为我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过,就会有一些收获,是否获奖对我而言显得并不是特别重要。于是,抱着一种尝试的心态,我开始着手筹备起自己的论文。学校的图书馆成了我的“第二课堂”,所有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专著借了一次又一次,所有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期刊翻了一遍又一遍。同时,我的父亲也给了我很多的建议和鼓励,他从事地方基层社会医疗保障工作十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第一手资料,这对于我的论文完成无疑有着莫大的帮助。在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分析,我最后将目光集中在了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方面,因为最有待完善的方面,一定是最有研究价值的方面。
注重积累,理论联系实际
选择完了自己的论题,就要按照学术论文的要求开始筹划自己的论文了。由于自己在社会保障研究理论上的匮乏,曾一度让自己的论文陷入没有理论框架体系支撑的境地。无法完成理论框架的搭建,也就无法理顺论文的行文思路,更不用说要在六月底顺利完成中英文摘要的写作。于是,我一边查找相关的理论资料,另一方面虚心地向保险学的研究生前辈们求教。逐渐地,我的思路开始开阔起来,同时对于国内现阶段理论研究成果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同时我也意识到,社会保障方面的理论研究并不是此次自己论文的特色与优势,我必须要将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实际情况与理论结合起来,用实际的案例分析来充实我的观点。同时,让我感到十分高兴的是,由于平时认真地参加了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对我国东部农村的实际状况有过深入地调查,对“三农”问题还是相当关注的,这让我对东部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的分析更为深入。另外,我还从父亲那里得到了大量的地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与案例,并且最终确定了构建城乡接轨的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论点。终于,我顺利地在六月底完成了中英文摘要的写作,同时在七月截稿日期之前也完成了最后的论文全文,寄往了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组委会。
脚踏实地,不断学习前进
收到论坛组委会的征文三等奖获奖通知是在暑假的八月下旬,确实有些意外,因为自己从未想过会有获奖的可能。在按照专家评审组的建议修改完毕自己的论文后,我再次将论文交还给论坛的组委会。三周后,我就收到了组委会发送给我的关于获奖作者代表出席9月23日~24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首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的邀请函。作为年龄最小的获奖者,我更多地是把这次征文大赛当成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与会的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社会保障方面有着相当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同时获奖者也基本上是在社会保障与保险方面有着专门研究或工作经验的专家。与他们的交流与沟通,不仅让我对中国的社会保障问题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更主要的是他们愿意以一个长者的身份与我交流钻研学术,做好研究的必备态度,给予我极大的关怀和帮助。他们在研究问题上严谨的态度,对中国社会保障问题深入实际的精神以及他们分析问题所处的思想高度,都将是我今后做各种研究所要学习与培养的方面,对我而言,这已经远远超出写好一篇论文的意义,可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为期两天的中国社会保障论坛暨中欧社会保障高层圆桌会议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从中收获的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那份三等奖的获奖证书。从决定参加论坛的征文,到找寻相关材料,撰写自己的论文,再到获奖参加论坛,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拼搏进取的过程。而和与会专家、学者们的交流则让我感受到自己需要努力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更重要的感受到了对待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思考深度。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国家需要我们大学生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努力开拓视野,培养起一份责任,一种思想,不断在学习的路上拼搏进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