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创业,不少同学都会想到前不久刚刚落下帷幕的“挑战杯”创业大赛中财选拔赛,在这次选手们将理论知识最大化运用于实践的赛事上,以04项目管理专业的周围同学为队长的中央财经大学YIYO创业小组夺得中财选拔赛的第一名。为了了解他们的成功之道以及思想理念。本报记者专门就此采访了队长周围同学。
创业大赛:实践自我,挑战自我
周围同学在成功的组织了一个组员来自于不同专业的八人团队——YIYO创业小组后,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这次比赛当中去。对于没什么经验的一群大二学生来说,他们面对的第一个困难便是无从下手,毕竟大家都没有进行过类似的创业计划书的协作。但是路总得一步一步走,他们一边积极的查阅资料,一边虚心向老师请教,一边自己试探性的摸索,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夺取了一等奖。他认为在整个赛事准备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地方就是如何能够顺利运作一个团队。其中包括了确立共同的价值观与目标,包括了正确确立个体在团队中的角色,包括了建立坦诚互助的合作氛围等等。
深思:专注的人才能做得最好
谈及在这次创业大赛中所学到的东西,他认为给他们整个团队影响最深刻的是认识到态度决定一切。挑战杯比赛在他看来,所比的专业知识技能并不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关键拼的是参赛团队的一种态度。这不仅仅是创业当中所需要的一种品质,在生活中也无不如是,专注的人才会最成功。只有能保持百分之百专注的一个团队,在面对难题的时候,才能拓展它的广度,发掘它的深度。专注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作为队长,更重要的是协调每个人的关系和调整每位队员的精神状态达到最佳,使整个团队的气氛最好,在十分凝聚的同时保持专注的态度。无论是在面对时间规划还是其他一些困难,他虽然感到压力,但从来没有感到情绪上的低落,因为他对自己,对团队以及对大家共同的作品都充满了信心。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耶?非耶?
谈到大学生创业,周围同学的思考比较成熟。他说到,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是否应该去选择创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定夺,不能统泛的说是好还是不好。倘若他拥有一个强力的团队,或是拥有很核心的技术,或拥有风险资本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有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态度,也许可以一试,关键是他自己一定要衡量机会成本——考研或者是就业带给他的理论知识或者实际经验也是弥足珍贵的,在做决定前一定要冷静的结合其他选择来分析风险与收益。提到当今90%左右的大学生创业都以失败而终,他认为,创业对于个人的社会经验的增加,精神上的历练以及人脉的培养都具有做其他事情所无可比拟的好处,即便是创业以失败而告终,但其今后的发展无疑是具有了极大的筹码;但是他也强调,当前有关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法规还都很不健全,大学毕业生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都不能够得到解决,大学中最重要的还只是积累和储备,参加创业大赛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并不必在大学里就为创业作实际的准备。不过当问及他毕业后会不会直接选择创业时,他笑着说到,倘若有机会的话当然愿意一试。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介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它借用风险投资的动作模式,要求参赛小组,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创业计划书,最终通过书面评审和秘密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
创业计划竞赛在培养复合性、创造性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