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为人民服务源自真诚的态度
发布时间:2006-04-25 来源:保险系2005级硕士研究生

3月4日,当胡锦涛总书记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做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后,这首浩然的“八荣八耻”正气之歌便在一夜间传遍了神州大地。当我站在校园的橱窗前,看着那一幅幅鲜活的宣传画时,我的心灵震撼了:承载着华夏儿女五千年梦想的“神五”、“神六”在世界的注视下直冲云霄;抗洪抢险中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成的人墙让我们看到了和平时期最可爱的人;希望工程下手捧书本的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睛闪烁着中国未来的希望……八荣八耻,短短112个字,却精辟深邃地概括出了当前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本质要求,其强烈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对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信心百倍;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人格,驱使我们不断寻求完善自我。当前社会,我们太需要这种力量、这种精神、这种人格了,当我们沉醉于这个纷乱混杂、纸醉金迷的世界时,这久违的字眼却重新唤起了我们心中的渴望,“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无不是对我们灵魂的召唤,像生命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因此,不仅要知荣更要明耻,时时以八荣八耻的道德标尺衡量、修正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才不会迷失,才能找准自己生命的坐标。

离开橱窗,那铿锵有力的正气歌依然回荡在耳际,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直在敲击着我的心灵,“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这最朴实的话语给我的印象却最为深刻,那字字句句的呐喊使我陷入了沉思。从小老师、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因此,生活在象牙塔里的我们总是倍受呵护,与社会鲜有接触,为人民服务似乎成了将来的远大理想。而“3月5日学雷锋”也是流于口号,总是会在3月6号听同学感叹:“我们又把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的日子忘了!”“3月5号”早已背离了它设立时的初衷,因此也就从一种符号、一个标志变成了一种限制,似乎只有在这一天我们才应该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研究生,我们得到了社会太多的宠爱和恩赐,却付出得太少,在即将踏入社会之际,我突然感到了一种自责和恐惧,心中满怀的雄心壮志要如何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我在苦苦思索,我在寻找答案,在困惑中我想到了身边的榜样。母校的刘姝威老师,凭借着知识分子的正义和良知,用自己的大智大勇向蓝田神话提出了置疑,在一片沉默声中傲然挺立,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推动了中国股市的规范发展。这种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难道不是一个经济工作者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人民服务吗?从繁华城市走入大山深处的大学毕业生徐本禹,用他稚嫩的双肩扛起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忍受着巨大的孤独和寂寞,用爱滋润着山区孩子们求知的心灵,这难道不是一个大学生在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诺言吗?……我恍然大悟,原来为人民服务并不是一项神圣而无法触及的使命,如果作为一个口号它还稍显单薄,那么身边的榜样早已用他们朴实的言行将其演绎得丰富多彩。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态度、一种观念。

作为一名保险专业的学生,我深知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如何能让保险真正为人们的生活保驾护航,如何提高保险在社会的诚信度,我想关键在于我们的服务,我记得中国人寿有一句广告语是“为生命服务!”生动地刻画了保险的本质,然而其核心思想还是在于为人民服务,因此作为一名保险从业人员,为客户提供真诚热情的服务就是我们对“为人民服务”作出的最好诠释。

肩上的责任仍然沉重,可是脚下的步伐却轻快了许多……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