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我校新市场财政学研究团队发表基于汶川地震的灾害经济学系列成果
发布时间:2021-05-13 来源: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自2016年至今,我校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新市场财政学研究团队博士生导师姚东旻副教授指导多位学生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研究窗口,开展了有关灾害经济学的系列研究,连续在国内外权威期刊《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财贸经济》、《财政研究》、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China Economists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上发表8篇学术论文,综合反映其相关成果的著作《灾害的经济学分析:汶川地震、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将于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基于汶川地震的灾害经济学系列研究既包含了从微观视角探讨灾后居民的储蓄行为变化情况以及变化的原因,也包含了宏观视角下灾后财政支出、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其中论文《自然灾害与居民储蓄行为——来自汶川地震的微观计量检验》以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作为随机事件,基于2002-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中独特的城镇家庭数据,综合运用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等方法,系统检验了地震对灾区城镇家庭收入、消费及储蓄行为的影响。论文的结论为不确定性下个体经济行为和决策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事实。

为进一步探究灾区居民震后储蓄变化背后的原因和作用机制,研究分别参考了不同的储蓄理论开展机制分析。论文《再论中国的“高储蓄率之谜”——预防性储蓄的决策机制和经验事实》(后受邀转译刊于China Economists2020年第5期)的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后,在不同的收入状况下,四川家庭预期收入的方差增大,居民储蓄率相比震前显著提升;家庭所在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与预期收入的方差负相关,并且与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最终明确了预防性储蓄动机的现实作用。论文《灾难经历、时间偏好与家庭储蓄行为》则尝试从时间偏好的心理实质出发,在理清认知判断、自我控制、时间偏好和家庭储蓄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灾害冲击对个体跨期选择行为影响的一般分析框架。论文研究结果证明了灾害冲击能够提升人的自我控制或认知判断能力,引起时间偏好增强并最终致使储蓄增加。《How a Disaster Affects Household Saving: Evidence from China’s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则进一步深化,相关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水平的差异,是导致经历同一灾害的家庭最终时间偏好表现不一的另一原因。地震削弱了较低收入水平家庭户主的认知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了中等和高收入水平家庭的认知自我控制能力,最终表现为不一致的储蓄率变化。论文《参考点依赖偏好能够解释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吗?》将参考依赖偏好引入了储蓄模型,研究表明灾害能够对不同人群的参考点产生“回归”影响——对原本高参考水平者,灾害会降低其参考点;对原本低参考水平者,灾害会提升其参考点。参考点的“回归”能够有效地解释汶川地震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灾区城镇家庭储蓄率升高的现象。

论文《财政支出、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来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新因果证据》和《How Public Expenditure and Bank Credit Affect Growth: Provincial and Enterprise Level Causal Evidence from China’s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将研究视角跃升至宏观层面,研究“财政支出与银行信贷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这一重大又基本的争议性问题。前者研究发现:尽管汶川地震后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显著增加,促进了经济增长,但由于震后四川省的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最终四川省在短期内GDP明显减少。后者则综合使用中国省际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为财政支出与银行信贷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这一问题提供一致的双重证据。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分别显著正向影响了区域的经济增长和微观企业的利润总额。财政支出的增加又使得银行信贷增加。

新市场财政学研究团队关于灾害经济学的系列研究一方面捕捉、揭示了之前由于各种混杂效应而难以获知的个体行为与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原理,从而服务于“更大”的政策设计,另一方面对于深入研究“后疫情时代”复苏政策的机制和影响,做出更为科学的指引。

编辑:楚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