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连续在《经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19 来源: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王立勇教授和梅冬州教授以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贸易开放与财政政策波动性》和《财政扩张、信用违约和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分别在《经济研究》2021年第2期和第3期正式发表。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刘韬博士作为通讯作者撰写的论文《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影响因素—基于全球视角的理论及经验分析》在《经济研究》2021年第4期正式发表。

王立勇教授撰写的论文首先通过方差时变模型测度了中国和其他42个国家(36个OECD国家与6个非OECD国家)的财政政策波动性。此后借助Hsiao et al.(2012)的反事实框架,利用42个国家与中国的个体相关性,以中国2001年底正式加入WTO这一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进行反事实分析,以此推断贸易开放对财政政策波动性的因果效应,并借助Hsiao et al. (2012) 反事实框架、“Matrix Completion”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等进行稳健性检验与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财政政策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但在2001年底加入WTO后,财政政策波动性有所降低;贸易开放对财政政策波动性具有显著的因果效应,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财政政策波动性显著降低,结论具有稳健性与一般性;进一步的回归合成法实证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对财政政策波动性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和“补偿效应”扩大政府规模这一渠道产生,即伴随一国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该国政府规模随之扩大,进而降低该国的财政政策波动性。

梅冬州教授撰写的论文对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财政扩张计划使得民营企业产出比重下降,之后的“去杠杆”又导致民营企业融资更加困难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摩擦的多部门DSGE模型,在一个一致的框架下进行了分析。文章研究发现,以信贷来支撑的财政扩张,在刺激产出增加的同时,也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成本,进而对民营企业借贷成本产生影响。去杠杆的过程中出现的大量违约,造成金融中介资产损失,导致金融中介减少贷款,提高基准贷款利率,同时通过金融加速器效应使得企业外部融资成本上升。更高的借贷成本和更高的外部融资风险溢价,导致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对此,要改善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在宏观政策上,我们应关注各种政策或者冲击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并通过调节银行准备金或者用财政资金补充银行资本金进行应对。

刘韬博士撰写的论文构建了包含两国的跨期国际货币需求模型,考察货币国际使用的影响因素,并使用2011—2016年间的SWIFT交易数据,对世界主要货币和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对于世界主要货币而言,更高水平的一体化程度和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助于推动其国际使用。具体而言,贸易和间接投资更有助于提高国际货币的直接使用,而直接投资则更加有助于国际货币的间接使用。对人民币而言,贸易和直接投资同时提高了其国际使用的范围和强度。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在此期间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也显著提升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中国货币当局只有不断加强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才能推动人民币成为新兴的重要国际货币,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是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一条重要路径。

编辑:罗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