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科研范式与学科前沿”论坛在腾讯会议如期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等特邀嘉宾及校内外师生近300人通过线上方式参与本次论坛。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王立勇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副院长王立勇教授、李瑞琴教授分别主持论坛第一、二阶段的主旨报告。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召开此次研讨会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的重要举措。学院认真学习和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破“五唯”立“多维”,努力建立多维、立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相统一,在人才培养、学术发表、智库建设、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今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学院开展了多项高水平的学术研讨和专业建设活动,其中符合中国学科建设需要、有利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学术研究与学术发表研讨是重要活动之一。面向未来,学院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要在过去的积累上继续夯实基础、突出特色、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过程中成为排头兵、成为科学研究范式的积极推动者和倡导者。
论坛第一阶段邀请了《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毛日昇研究员、《中国工业经济》副主编张其仔研究员与《经济研究》编辑部副主任谢谦副研究员围绕“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发表及编辑部选稿”进行演讲。
毛日昇表示,论文的选题至关重要,好的选题应当同时具备前沿性和理论性,能够关注和回答现实问题并引发后续研究。现阶段审稿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反复采用同一套数据、同一种方法和同一个政策冲击研究雷同的问题;第二,把很多问题和主题放在一篇论文中,导致论文的深度和可信度不够;第三,异质性分析内容太多太随意,在多个维度多层次进行拆分样本回归;第四,结论和建议与理论分析严重脱节。编辑部倾向于选择选题新颖有趣、数据微观化,独特化,时间跨度长,实效性好、报告结果简洁规范、内容充实,聚焦核心问题、方法科学主流、论证细致充分的研究。应尽量避免用老数据研究时效性、政策性较强的问题,避免政治敏感性,包括民族宗教问题。
张其仔表示,《中国工业经济》推行尖端审稿规范,着重考察主题、内容组织、程式和独特之处四个方面。好的选题要有对话意识,即与经典、前沿学术问题、世界一流学者和重大实践问题对话。此外,应当慎重选题,期刊强调政治评价的“一票否决”,且不能为了数据、为了迎合杂志去选题。具体在研究内容方面,应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创新主要体现在应用新的资料和新的方法,提出新概念、新框架、新观点和新的理论体系,得到新的结论。最后,要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注重形式规范。
谢谦表示,《经济研究》期刊近期经历了一些变化,加大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表比重、加强了国际化的探索、扩大了发文范围、办刊更加开放、编辑部初审的环节趋严。期刊倡导深度的理论性思考,对我国重大现实问题提出具有理论价值的结论,并得出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切实解决当前现实问题的政策建议,反对脱离实践、片面追求复杂研究方法的“唯定量倾向”。作者的新问题意识、新思想意识和新理论意识是本刊把握稿件的关键标准。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与恰当性、数据等研究依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是本刊的基本判断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在写作中,请作者在遵循学术规范性的基础上,注意避免独有学术贡献不足、片面追求数理模型、简单问题复杂化以及逻辑链条不完整等问题。
论坛第二阶段邀请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杨汝岱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吕越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魏浩教授、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经济系王亮副教授进行演讲。
杨汝岱表示,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发展成绩得益于逐步完善的要素市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建设统一畅通的国内大市场、发挥规模优势,成为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估计省际贸易规模、计算省际贸易成本,可以发现在全国范围内省际贸易成本高于国际贸易成本,且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省际贸易成本高于国际贸易成本,中西部地区反之;分省份来看,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五个沿海省份国际贸易成本显著低于省际贸易成本。省际贸易壁垒高会促使东部地区企业和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优先发展外循环,这是目前建设统一国内大市场的一个瓶颈,我们也可以从贸易壁垒的角度思考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在点评环节,学院胡翠教授充分肯定了杨汝岱教授利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探讨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研究范式,并就省际贸易成本和贸易规模估计方法、国内和国际贸易成本之间的可比性、国内贸易成本的分解以及回归中核心解释变量的选择等问题与杨汝岱教授展开了讨论。
吕越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国内经济发展、深化改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新背景下,如何继续发挥外资对于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与打赢防治污染攻坚战值得研究。通过利用企业层面的排污数据可以发现外资开放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污染排放水平,这一效应主要是通过缓解企业的煤炭投入依赖、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加污染治理投资实现的,在环境监督力度更强、产业集聚水平越高的地区,外资开放带来的减排效应越突出,这一结论在更换污染指标、更换回归方法及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基础上依旧显著。
在点评环节,学院张艳副教授对于本研究的数据创新、机制创新及内生性问题的解决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就回归方法的选择、通过三重DID解决各行业污染程度不同问题等方面与吕越教授展开了讨论。
魏浩表示,进口关税调整会对中国企业进口价格产生何种影响?研究发现我国进口关税下降不存在“准梅茨勒悖论”,下调进口关税可以成为我国积极扩大进口的政策手段;中国进口关税下降可能会引起进口产品世界市场价格的上升;当第三国出口竞争者价格较高时,其改进我国进口价格的影响减弱。充分理解关税变化对进口价格产生的影响,是具有高度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
在点评环节,学院纪珽副教授肯定了文章的边际贡献,同时针对文章引入理论模型的可行性、市场势力的来源、主回归固定效应维度、WTO冲击的实际意义以及进口的调整目标等五个方面与魏浩教授展开了讨论,魏浩教授认真细致地回复了纪珽副教授提出的五个问题。
王亮表示,文章研究了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的联系性及其具体影响。通过在货币搜寻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三个主体、三个市场的理论框架,分析当消费者和生产者同时进入多个金融市场时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外生性进入决策下,金融管制对资产价格和交易量的影响具有单调性,对均衡时的贸易量的影响则是非单调的。此外,一旦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可以自由选择要进入的金融市场,就会出现外部性问题。
在点评环节,学院刘韬老师全面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并就银行与OTC的关系与王亮副教授进行了讨论。王亮副教授对刘韬老师的建议表达了感谢,并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回复。
论坛最后,学院副院长王立勇教授首先对七位嘉宾的莅临指导、学院全体师生的热情参与以及兄弟院校学术同仁的关注、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随后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等,对本次“科研范式与学科前沿”论坛做了总结:第一,“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不唯论文”并不意味着论文不重要,与之相反,高质量研究、高质量论文非常重要,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要抓手。当前在新文科建设和新经济学体系构建的大背景下,高质量研究和高质量论文尤为重要。第二,鼓励学术研究立足于中国现实重大问题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问题、回应现实关切,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紧密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战略任务。同时,也应认识到,对话前沿学术问题、对话经典的学术研究同等重要。第三,近期关于科研范式和研究方法存在较大争论,但这些争论的背后存在共识:运用规范严谨、科学理性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和论证问题,做规范的学术研究。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性,包括计量分析、质性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等,无论使用何种方法,均需体现出科学性,作出科学判断,研究方法对研究结论要有足够支撑。结合第五轮学科评估、哲学社会科学奖评审、《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以及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王立勇副院长指出,要加强引导重大原创科研成果在中国期刊发表,同时也要重视用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本次“科研范式与学科前沿”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