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师姚东旻专著《灾害的经济学分析:地震,居民储蓄和经济增长》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姚东旻老师近五年有关灾害经济学的系列论文(相继发表于国内外权威期刊《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财贸经济》、《财政研究》、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China Economists和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为基础,以2008年汶川地震地震灾害为切入点,尝试构建了一个相对统一的灾害的经济学研究框架,继而借助社会科学研究的因果推断方法,系统、全面、科学地分析了地震灾害的经济学影响。
不确定性是人类事务的关键性特征。灾害,是处在不确定性世界中的每一个人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也是经济社会面临的一个持久挑战。一场席卷全球且仍在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身处“后疫情时代”的我们对不确定性的感知更加深刻。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疫情将对世界产生重大的、永久的改变。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诸如疫情、洪涝和地震等灾害对经济系统的长短期影响、相应的灾害应急处置,以及针对灾后恢复的经济政策制定。然而,在回答这些具体的应用性问题之前,一个不可回避的基础理论问题是:如何刻画灾害情境下的微观个体决策机制及其相应的宏观经济效果?只有正确回答了该问题,才能为理解“后疫情时代”的诸多经济事实提供相对系统的理论基础,为灾害的经济效果评估、灾后经济复苏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本书统一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为研究窗口,从基础事实、微观机制和宏观经济效果三个维度尝试回答“如何刻画灾害情境下的微观个体决策机制以及相应的宏观经济效果?”这一基础理论问题。在基础事实维度,检验了地震对灾区家庭收入、消费及储蓄行为的实际影响,以此作为后续理论分析的事实基础;为系统、全面、准确地刻画灾害情境下的微观个体决策机制,本书依次从预防性储蓄理论学说、时间偏好理论和参考点决策模型刻画和解释灾后微观家庭的消费-储蓄决策过程,分别提出了“灾害影响居民的预期收入与及其方差”、“灾害影响人的自我控制或认知判断能力,进而改变时间偏好”,以及“灾害对不同人群的参考点产生‘回归’影响”三种决策机制;在宏观经济效果层面,系统地分析了地震后财政支出、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的具体变化及相互作用方向,不仅明确了地震对受灾地区经济增长的宏观影响机制,也为关于财政支出、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的因果争议提供了新的可靠经验证据。
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本书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是捕捉、揭示了之前由于各种混杂效应而难以获知的个体行为与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原理,从而服务于“更大”的宏观政策设计;二是对深入研究目前“后疫情时代”灾难的机制和影响做出了更为科学的指引;三是为灾害的经济效果评估、灾后经济复苏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本书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如何识别灾害冲击对微观个体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一直是一个计量难题。然而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观计量实证方法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全书统一以地震作为随机的外生冲击,使得研究情境独立于宏观经济形势、经济政策状况,以及微观个体状态等各层次的变量之外,创造出了“自然实验”或“准自然实验”,最终有效地识别灾害冲击对微观个体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第二,本书为理解“后疫情时代”的诸多经济事实提供了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基础,观察、分析和回答了诸如人类不确定性厌恶、储蓄动机,以及财政与信贷政策有效性等长期纠葛不清、因果混杂的经济学基本问题。
本书的创新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以地震灾害为切入点,尝试构建了灾害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二是在统一的分析框架内,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地震灾害的经济学影响,既包含了从微观视角探讨灾后居民的储蓄行为变化情况以及变化的原因,也包含了宏观视角下灾后财政支出、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往的相关研究多注重于灾后经济损失的测算和储蓄率的变化,并且研究结论存在较大的争议。三是综合采用了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合成控制法、回归控制法、广义分位数回归法、系统GMM法和交叉滞后模型等社会科学研究的因果推断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有效克服了因果混杂的计量难题,找到了已有研究争议背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