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新市场财政学研究》【中英文双语】集刊第二辑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22-12-28 来源:中国财政发展协同

近日,《新市场财政学研究》【中英文双语】(The Journal of Neo-public Finance)2022年第1辑(总第2辑)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刊首辑于2021年发行,主要刊发财政基础理论最新研究成果,是我校首本中英文对照的财政学基础理论类刊物。《新市场财政学研究》【中英文双语】由我校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新市场财政学研究所主办,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李俊生教授和姚东旻教授担任主编,15位财政学界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编辑委员会。《新市场财政学研究》【中英文双语】集刊第二辑的发行标志着我校“双一流”建设重要成果——新市场财政学理论研究再上一个新台阶。该刊更加完整、系统地阐释了新市场财政学的理论框架,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到“新市场财政学”的使命与任务,从而推动孕育具有普适性和解释力的本土化财政学基础理论,产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实现我国财政学的理论自信。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市场财政学研究》【中英文双语】2022年第1辑共收录5篇文章。于海峰和朱翠华撰写的《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建设问题,从“如何理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入手,分析了新时代财政职能,研究了财政学基本框架的构建以及新时代财政学建设重点等问题,总结出新时代财政的三个职能:作为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机制保障以及作为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有力监督。黎旭东撰写的《财政的哲学》提出财政的性质是共有财富道义和效能的实践工具,财政职能由共有财富在共同关系中的作用所决定,在共同体中发挥着满足共同需要、创造共同利益的关键性作用。财政的本质属于人类社会共同关系的范畴,而不属于社会经济和生产的一般关系范畴。唯有从共同关系和共同体中才能找到安身立命之所,才会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吕冰洋和胡深撰写的《财政汲取与国家能力:基于文献的考察》通过文献梳理,总结了三种代表性国家起源理论,即契约论、阶级论以及暴力论中关于财政汲取能力的分析,进而归纳了在历史视角、利益集团视角、制度和经济视角下影响财政汲取能力的因素,以及影响财政汲取能力的方式与发展过程。林光彬撰写的《中国的古典市场经济理论》揭示了今天中国政府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历史演进渊源。文章认为,我国古典市场经济理论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都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学术成果和理论发展;没有完美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只有合意的适合发展阶段和约束条件的市场与市场经济。刘守刚撰写的《〈管子〉中的商贸立国方略及其在后世帝国的命运》反映了以管仲为代表的一派学者对于商贸立国方略的思考,如以掌控资源作为商贸立国的条件、以商贸为手段来治理国家并调控国内经济与社会、以商贸为手段赢得对外战争的胜利等。从中华帝国后来的发展历史来看,管仲学派商贸立国原则总体而言始终为商鞅的重农抑商原则所压制,商贸立国方略在汉武帝改革与王安石变法等短暂时期占据上风,在晚清民国时期,商贸立国方略才得到发展并起到主导性作用。

《新市场财政学研究》【中英文双语】旨在突破盎格鲁-撒克逊学派对我国财政学和财政实践的理论“垄断”地位,辨析“以市场失灵为政府财政的起点”的观点的谬误,"新市场财政学"提出社会共同需要作为财政本源的基础,推动财政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新市场财政学研究》【中英文双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基础理论的积极探索,注重学术性、理论性,希望能够借助“新市场财政学”开辟全新的研究视角,促进百家争鸣,激发国内外学界对于基础理论的探讨,从而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让财政政策、财政实践有理可依,让财政研究有章可循,最终打造财政学的“中国学派”。《新市场财政学研究》【中英文双语】诚邀国内外志同道合的学者们以本刊为平台,促进财政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繁荣,增强财政理论的解释力与预测力,为国家良好治理、社会经济系统繁荣提供稳固的理论根基。

编辑:梁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