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自主知识体系:协同中心“政府预算”系列研究的跨学科探索
发布时间:2024-05-05 来源: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近年来,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姚东旻教授团队(中心研究生朱泳奕、许艺煊、张鹏远、赵江威、崔孟奇、庄露等)从财政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视角,研究我国政府预算支出模式的演进与转化,形成了“政府预算”系列成果。该系列成果是在系统总结中国预算制度建设实践基础上而形成的创新性理论研究,不仅为构建中国特色的财政学自主知识体系增添了“中财色彩”,而且展现了中心跨学科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卓越成效。

成果展示:深耕理论基础,解决现实问题

“政府预算”系列研究对地方预算支出的影响因素、结构差异、制度来源及其互动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微观计量模型等因果推断方法给予定量证据,尝试总结我国地方政府预算支出典型特征与一般规律。一方面,这为如何优化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支出结构这一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奠定了必要的研究基础,另一方面,能为政策制定者合理统筹财政预算资金、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绩效和管理水平提供科学指引和参考依据。“政府预算”系列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社会学评论》《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世界经济文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期刊上。

表1 “政府预算”系列期刊成果合集

题目

期刊

关键词

制度惯性、地方领导人更替与财政支出结构变动

社会学研究

渐进主义;间断平衡;制度惯性;财政支出

省际预算支出结构的差异及其主要来源

财贸经济

预算支出;结构差异;省级政府;夏普利值分解

我国地方政府预算支出的类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预算支出;代表模式;省级政府

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选择与转换:一个正式模型

社会

控制权;政府治理模式;组织成本;任务属性

我国省级政府预算支出模式的动态演进与转化动力——一个类型学分析

社会学评论

财政支出结构;类型学;动态分析;转化动力

地方政府预算结构差异的制度解释:纵向统筹与横向趋同

经济学动态

预算支出差异;支出竞争;夏普利值;毗邻

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经济学动态

财政科技支出;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撤县设区;夏普利值分解

地方预算支出互动的典型模式——一个制度化解释

世界经济文汇

预算支出;预算自主权;策略模仿;省际分化


理论建设: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预算制度以及其他财政制度与实践,根植于中国当代政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特征超出了传统西方预算理论的解释范畴。西方预算理论在发展和模型构建内嵌了与西方社会高度共生的政治制度背景、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等关键制度条件和约束,与中国现代预算制度的政治制度、历史传统和社会共识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中国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自主知识体系,姚东旻教授带领团队以“政府预算”为突破口,深挖中国预算制度运行的事实和逻辑,尝试总结一般规律,为中国特色财政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直面真实世界: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

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解决中国特有的财政学问题,建设服务国家的财经领域创新体系。姚东旻教授带领团队正积极探索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的实现路径。他们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思路,积极探索跨学科研究,整合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通过全面和系统的知识融合与重构,以应对新时代财政实践中的多维问题,满足国家治理的需求。这种方法论的转变,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解决中国财政实践中的独特问题,推动财政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人才培养:在研究中形成团队

近年来,姚东旻教授以及其他中心老师高度重视将科学研究融入人才培养,研究成果均为本专业导师和博士生、硕士生合作完成;博士生、硕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以及其他在校科研选题都与“政府预算”这一方向密切相关,形成了“政府预算”系列硕士学位优秀论文合集共3册,相关选题包括《我国预算过程中的决策机制研究》《政府预算中的“扩张”与“控制”——基于博弈论框架下的分析》《中国政府预算间关系研究——事实、特征与优化》等;出版博士学位论文专著2册,相关选题包括《财政收支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影响研究——基于宏观账户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等。这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科研体系,取得了显著的培养成果。近三年来中心博士毕业生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比例接近50%,并在工作单位继续深入政府预算相关研究。

未来,中心将坚持跨学科的思维和方法,持续研究中国政府预算相关问题,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审稿:姚东旻;编辑:刘禹 审核: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