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和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来临之际,我校校团委联动二级学院青协,组织百余名师生志愿者,走进属地街道及社区,开展了以“青春志愿行・奉献暖人心”为主题的 “三个一”系列“学雷锋”主题活动,以“一组志愿服务”“一场基层共话”“一次榜样选树”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内涵,为首都基层治理与校园志愿精神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在大柳树社区的红柳大集中,义务理发、口腔义诊、防诈宣传等服务摊位前人头攒动。中财大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的志愿马甲,为居民提供“零距离”服务。在义务理发区,志愿者引导高龄老人到摊位修剪发型,同时与等候的居民拉家常,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一位刚理完发的八旬老人感慨:“这些年轻人服务好、态度亲,让我们感受到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
今年3月,聚焦“龙马首都行”“龙马社区行”“龙马乡村行”“龙马首都行”4类服务行动,中财大青年志愿者深入首都场馆、属地社区、支教乡村、校园角落,通过课业帮扶、防诈科普、结对陪伴、社区美化等民生服务,开展了一场涵盖30余项志愿项目的追“锋”行动。百余名青年志愿者将专业知识融入公益服务,以青春担当诠释志愿初心,推动新时代雷锋精神在基层沃土中焕发持久生命力。参与广通苑街道美化服务的志愿者领队李佳琪在服务后表示:“通过亲身参与,我们才更深刻地体会到基层治理需要每个人的微小行动——就像捡拾一片废纸、清理一处卫生死角,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叠加起来,就能让社区焕发新活力、美得更有温度。”

在北下关街道动物园社区,中财大“龙马之光”青年志愿者骨干与社区工作者一同参与了“弘扬雷锋精神,共绘志愿新篇”专题交流会。动物园社区党委书记姚小龙提到:“青年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创新思维、青春热情为社区志愿服务注入了活力,我们期待更多高校学子参与到社区教育扶幼、结对陪伴、智能助老等实践,实现青年力量与社区需求的双向奔赴。”学校志愿者代表王冠钦则结合社会工作专业所学分享了自身志愿服务经验,表示“中央社会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要‘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我将用专业所学‘向下扎根’,把这份嘱托变成脚踏实地的行动”。
与此同时,远在甘肃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我校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马玥瑶受宕昌团市委邀请,正在为学生们开展一堂生动的主题故事会。她结合自身志愿服务经历,生动讲述了前驻宕昌玉岗村书记、我校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振磊从“讲台”走向“田野”、让“小事”成为“大事”的“新时代雷锋”故事,引导同学们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志向,将新时代雷锋精神与志愿情怀厚植于祖国西部学子的心田,以青春热忱浇灌奉献之花茁壮成长。“作为中财大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扎根西部教育、传承雷锋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信仰”,马玥瑶表示。
3月5日下午,一场“青志聚光”志愿者评选正在校园内火热开展,33名志愿者结合自身在服务国家大事、助力乡村振兴、投身新文明实践等方面的志愿服务经历,分享志愿故事,践行使命担当,充分展现了奉献于行、挺膺担当的青春风采。

我校青年志愿者的追“锋”行动也被《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客户端广泛报道。据悉,2025年正值我校“龙马之光”青年志愿服务队建队25周年,校内第二届“青年志愿者文化节”也于近日启动,活动将以“光”为索引,串联起青年志愿者“告白情书”“志愿故事荟”宣讲、龙马志愿“光影长廊”、优秀志愿者评选、志愿服务项目评选、青年志愿者骨干培训、“ESG志愿沙盒”模拟决策赛等一系列志愿文化盛宴,引导广大中财大学子在潜移默化中践行志愿服务新风尚、传播奉献助人正能量。

春意渐浓的三月,雷锋精神在青年学子的实践中绽放新光彩。从便民服务的点滴温暖,到绿色生活的理念传递,再到基层治理的智慧碰撞,这场跨越代际的 “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处处可为”的时代内涵。未来,中央财经大学将持续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深化校地合作,搭建青年成长与社会需求的双向桥梁,不断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的崭新篇章。
撰稿:王珂;审稿:李彦君
编辑:吴宇昂;审核: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