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会与心理学院苑媛副教授担任第一作者的英文学术专著Personality Imagery D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人格意象分解:理论与应用》)由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出版。意象对话心理学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的代表。自20世纪90年代创立以来,它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在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与日俱增。人格意象分解是意象对话心理学中最具独创性的理论和方法。本书聚焦于这一主题,全面阐述人格意象的来源、形成和发展,分解人格意象的意义和具体方法,探讨其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社会服务(含企业服务、社区治理、社会工作、心理培训、团体成长等)、儿童心理照护、学校心理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本书在应用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系统阐述了“人格意象分解的定量研究”、“创伤性子人格的疗愈与成长”、“子人格关系中的心理能量流”、“子人格组块的解析”、“建构意象的方法与应用”、“意象对话的双人应用”以及“意象对话的多人应用”等方面的具体操作路径、方法和技术,并配有相应图示和案例解读,以进一步增强可读性和实操性。

苑媛副教授长期从事意象对话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在本书之前,她已出版3本外文著作:中英文对照版(The Psychotherapy From The Orient: Imagery Communication Psychotherapy,《来自东方的心理疗法:意象对话心理治疗》);波兰语版(PSYCHOTERAPIA WSCHODU PSYCHOTERAPIA WYOBRAŻENIOWA,《意象对话心理疗法》);以及英文专著(The Clinical Operation of Imagery Communication Psychotherapy;《意象对话的心理临床》)。作为意象对话心理学的第二本英文著作及第一本人格意象英文著作,本书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国际化进程。随着更多研究成果的发布和国际合作的深化,意象对话心理学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为心理学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持与更灵动的操作路径。
撰稿:苑媛;审稿:吕杰
编辑:吴宇昂;审核: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