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保险学院举办第九期“风险管理创新实践讲堂”,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深风险经理袁曦女士受邀以“巨灾风险管理——保险业的角色与定位”为题作专题讲座。活动由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副院长郑苏晋教授主持,来自我校和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校内外学生线上线下共同参与。
袁曦从巨灾风险的来源和成因入手,阐释了巨灾风险的定义,强调巨灾风险具有突发性、低频高损等特点,单一保险公司难以独立承担风险,行业普遍采取再保险方式分散损失。她结合泰国洪水和劳合社的案例,分析了保险公司建立巨灾模型和进行穿透式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袁曦介绍了保险公司的巨灾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和指标体系。在制度层面,保险公司会根据集团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制定总体目标,并传导到各级子公司进行限额管理和风险管控。为了更好预测巨灾风险,产生了超越概率曲线、单个事件超越曲线、累计超额概率、年度累积损失等多种指标体系。
袁曦介绍了中国再保险巨灾风险管理的工具、模型和风险监测结果,并详细展示中再开发的中国地震巨灾模型、中国洪涝巨灾模型、中国台风巨灾模型。她表示,中国再保险实现了我国巨灾模型的自主知识产权巨灾模型零的突破,破解了行业“卡脖子”难题。
袁曦指出,未来我国巨灾风险管理需要持续完善内部巨灾模型谱系,加强巨灾经济价值判断和优化国家政策适应。保险公司则需要结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重大战略,从加强风险评估与预警、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加强国际合作以及促进绿色投资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积极担当。
学院将继续邀请业界专家,围绕政策创新、科技赋能等主题展开研讨,助力学生把握时代机遇,为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撰稿:徐嘉骏;审稿:周桦、郑苏晋
编辑:吴宇昂;审核: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