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保险学院举办第十一期“风险管理创新实践讲堂” 聚焦AI大模型在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5-05-06 来源:保险学院

4月29日下午,保险学院举办第十一期“风险管理创新实践讲堂”。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财务负责人、首席风险官常春女士以“AI大模型在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实践与思考”为题,为师生们带来专题讲座。活动由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副院长郑苏晋教授主持,吸引了来自我校以及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师生线上线下参与。

常春回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次浪潮,强调当前以大模型为核心的第三次浪潮正推动资管行业进入“数据-算力-模型”协同驱动的全新时代。她指出,资管行业天然具备AI落地的三大基础要素:海量结构化数据、雄厚算力投入能力及长期积累的量化模型经验。她指出,从投研分析、风险定价到运营效率优化,AI正在重构资管业务的全链条,国内主要的资管机构都普遍使用了大模型,智能体成为资管业务AI应用的主要形式。

面对AI在金融领域应用的现实瓶颈,常春坦言,幻觉问题、数据质量与算力卡脖子仍是三大掣肘。针对行业痛点,她提出“短期聚焦降本增效,长期探索范式创新”的策略:短期内深化AI在合规审查、合同生成等标准化场景的应用,中长期构建“人机双核”决策模式,推动投资逻辑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算法”双轮驱动。

常春表示,面向未来,人才是破局关键,建议高校加强培养“金融+计算机+数学”跨学科人才,提升学生“批判性验证AI输出”与“复杂问题拆解”能力。她鼓励同学们主动拥抱变革,不断提升深度思考、综合创新和终身学习能力,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训练批判性思维和信息检索、判断能力,培养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团队管理协同能力,在未来尽量选择随机多变环境的岗位。她指出,未来的资管从业者不仅是金融专家,更是需具备AI思维,能够驾驭智能体的“双核人才”。

常春与师生就AI对未来职业的影响、如何衡量企业的数智化能力等问题展开互动讨论。郑苏晋教授表示,学院将持续引入业界专家资源,围绕科技赋能资管、政策创新等主题深化产学研合作,为行业输送兼具金融底蕴与技术敏感性的复合型人才,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撰稿:孙思宇;审稿:郑苏晋、周桦

编辑:吴宇昂;审核: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