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完善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11月23日,保险学院召开了保险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教务处副处长张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国军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庹国柱教授、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王绪瑾教授等国内知名保险专家参会,保险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徐晓华副院长主持。

会议现场
会上,徐晓华副院长介绍了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保险专业(含精算方向)试点情况,总结了一年来方案的实施情况及需要改进的方面,重点介绍了保险专业“一体两翼三支柱”试点方案的主要内容,即以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巩固和发展科研创新、实践教学和国际化这三大中财保险的传统特色,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务处副处长张苏在会上作了“中央财经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制订以及实施保障思路”的主题发言,在肯定了保险专业(精算方向)试点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依据、实践依据、以及实施保障的基本思路三个层面,介绍了学校层面拟对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的相关支持。

与会专家发言
随后与会专家就培养本科生的道德情操、科研能力、专业思维、实践能力、教材建设等等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保险学院郭丽军教授、杨再贵教授、管贻升副教授、陈华副教授等就人才培养及培养方案修订等问题发表了意见。来自首都经贸大学的庹国柱教授分享了关于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心得;来自北京工商大学的王绪瑾教授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包括保险学历教育、实践经验、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知识与课程、专业和学科的关系等;来自对外经贸大学的王国军教授肯定了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学生科研能力与实践基地优势,同时介绍了对外经贸大学精算实验班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最后,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在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本科生授课教师以及相关导师、班主任等需要尽职尽责;二是学生科研能的培养要重在思维创造,要深化其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三是课程群方案的修订要考虑多方面的诉求。最后他表示,保险学院本科招生历年状况良好,学生选择意愿以及入校分数都较高,这是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条件,相信在学校支持下,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更加科学有效,为行业和社会贡献出更多更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