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中央财经大学举办“加快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3-06-09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6月8日下午,中央财经大学“加快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工作会议在学院南路校区学术会堂402报告厅举办。校党委书记何秀超作主旨讲话,校长马海涛主持会议。兄弟高校嘉宾、培养单位代表、育人队伍教师代表分别交流发言。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起步之年,在全党上下掀起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热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时期、学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3周年之际召开的一场总结经验、凝聚共识、规划未来的重要会议。

会议现场

现场播放了《勇做新时代财经报国的排头兵》宣传片,全面回顾总结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做法、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

何秀超作题为《铸魂时代新人启航新征程  踔厉财经报国展现新作为》的主旨讲话。他从“不忘来时路、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与势、主动超前布局;找准新方位,奋力开拓新局”三个方面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工作经验和未来展望等。他指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多方面、深层次的变化,实现了全方位、高质量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显示育人成效的“高光时刻”,形成了“6个必须”的工作经验: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最大优势,必须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根本目标,必须把统筹联动的大思政格局作为有力保障,必须把坚持人民立场、师生中心作为价值理念,必须把尊重规律、遵循规律作为基本原则,必须把守正创新、改革发展作为鲜明主题。何秀超强调,学校要充分认识新形势,把握时与势,准确查补短弱项,努力提高预见性,主动超前布局:一是大境界确立新路标: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实效要显著提升;二是大引擎助推新动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中财大特色要显著提升;三是大联动实现新突破:第二课堂的精准供给能力要显著提升;四是大思路铸就新气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要显著提升;五是大情怀厚植新发展:专兼职思政工作队伍素质能力要显著提升;六是大视野开启新里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要显著提升。要站在“国家队”和“排头兵”的高度,找准新方位,努力下好“人无我有”的战略先手棋、“人有我强”的战略必争棋、“人强我优”的战略制胜棋,争取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一系列具有可示范、可引领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加快形成中财大时代新人培育的崭新格局,培养造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何秀超作主旨讲话

马海涛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学校党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加强顶层设计、专题研究部署、协同一体推进、创新方式方法,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推动思政课“主渠道”与思政工作“主阵地”的有机结合,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促进全部育人主体的有机联动,取得了较好工作成效。未来,我们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守好培根铸魂的核心点、盯好课程思政的攻坚点、找好“五育并举”的着力点、抓好队伍建设的关键点、解好当代青年所思、所忧、所盼的关注点,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开展,不断凝聚培育时代新人的强大合力,加快建成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中财大力量。

马海涛主持会议

在“兄弟高校主旨报告”环节,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代表、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王世斌教授作题为《铸魂育人——天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发言,他以“新工科+课程思政”为主线,分享了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体制机制、服务校内外课程思政工作等方面的重要经验。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部、武装部部长宋晓东副教授作题为《创新机制、汇聚合力,打造高校“一站式”社区育人坚强阵地》的发言,他从构建体系机制、实施精准思政、优化育人环境等方面介绍了北航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实践探索,有效地打通了服务学生的最后一公里,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新格局。

王世斌、宋晓东分别作主旨报告

在“培养单位经验交流”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文娟以思政课数字化变革与创新发展为主线,介绍了学院在数字赋能综合行动中的鲜活实践,以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工作机制为牵引,实现讲深、讲透、讲活的工作目标。金融学院党委书记王辉围绕金融学院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从宏观工作体系、中观教学体系、微观内容体系出发,着重强调要“打好基”“引好擎”“固好本”“建好库”“讲好课”,真正擦亮中财大金融品牌。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于鹏结合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与思政育人面临的现实情况,系统梳理了“多堂联动 ”打造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工作经验,介绍了教学一课堂、实践二课堂、社会大课堂、国际化课堂融合促进的实践历程。文化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李爱民结合以文铸魂、以美育人的系统理念,分享了“为文化强国育人、育文化强国之人”的育人目标,介绍了构建“党建引领--课堂思政--平台支撑--网络宣传”的思政工作特色体系中的鲜活经验。

陈文娟、王辉、于鹏、李爱民介绍经验

在“育人队伍心得体悟”环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法学院党委书记林剑锋立足财经领域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要德法兼修,实现核心价值浸入化、培养方向类型化、课程体系模块化、实践教学嵌入化、国际交流双向化、第二课堂规范化。优秀研究生导师代表、创新发展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袁淳围绕打造高素质研究生的“双引擎”,即思政教育与学术培养互促互融,强调要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机结合。优秀辅导员代表、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李莎莉结合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思政育人工作的经验,以向内发力、向外延伸为抓手,分享了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过程中的突破与收获。

林剑锋、袁淳、李莎莉介绍经验

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辅导员、班主任代表,师生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撰稿:刘勇

编辑:刘禹

审核:雷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