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原财政学院副院长刘玉平教授追思会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604会议室隆重举行。来自财政部、审计署、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委代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北京资产评估协会等行业机构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学界专家代表,中和、中联、天健兴业、连城、河南求实、万邦等资产评估机构的业界专家代表,我校校长王广谦、副校长李俊生、统战部部长李跃新、宣传部副部长李爱民,以及财政学院全体教师和学生代表近60人到会追思。全体同志难掩心中的悲痛之情,深切缅怀刘玉平教授,追思和学习他的优秀品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以及他在我国资产评估学科建设和行业发展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并立志要将他所未尽的资产评估事业做好。

首先,王广谦校长高度评价刘玉平教授为学坚守、执着,为人真诚、善良,对待工作认真、细致,尤其难得的是为人处世一直保持着真诚、平和、低调的心态。他表示,刘玉平教授的逝世是我国资产评估、国有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学科的重大损失,亦是中央财经大学的重大损失。李俊生副校长深情地回忆了与刘玉平教授相处近30年的同事情谊,回顾了他在在资产评估理论、实务、行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开拓性成就,尤其是刘教授逝世前,他们还在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夯实资产评估业务与实务的理论基础!他希望此次的追思会成为资产评估行业建设和理论建设的一个新起点。两位校领导都指出:追思不是目的,怀念和纪念刘玉平教授最好的方式就是像他那样做人、做事、做学问,一丝不苟地严谨治学,乐观豁达地生活,更好地完成他未尽的事业。
随后,财政学院马海涛院长介绍刘玉平教授师德风范及主要学术思想。马院长追忆与刘玉平教授搭班子的15年间的点点滴滴,讲到主教8层的灯光总是亮到晚上11点,讲到没有电子课件时刘教授上课满身的粉笔末,讲到刘教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及充满大局观地在学院、学校工作。刘玉平教授高尚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始终影响着自己和身边的人。从资产评估理论和方法、资产评估行业研究、资产评估实务研究及资产评估学科建设四个方面,马院长对刘玉平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总结。
在部委代表发言阶段,财政部企业司制度处王国航处长、审计署驻郑州特派员办事处副特派员王彦斌先后发言。他们首先感谢学校提供的追忆刘玉平教授的机会,之后分别就刘教授的为人和治学做出了高度评价,认为刘玉平教授低调做人、高标准治学。王彦斌嘱咐大家,刘玉平教授用自己的身体告诫我们要重视健康,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可过于操劳,要可持续发展。
在行业协会代表发言阶段,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秘书长韩立英,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原副秘书长、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杨松堂,北京资产评估协会副秘书长逄俊分别发言,动情处泣不成声。行业协会的代表们给予刘玉平教授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刘玉平教授对资产评估的立法及理论研究贡献突出;刘玉平教授积极推动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点的设立,是推动资产评估教育事业的领头人;刘玉平教授编写专业教育教材,特别是在我国资产评估事业遇到挫折和低潮时,临危受命创建中国评估论坛和研讨会,进行资产评估课题研究,对我国行业人才培养贡献突出。他热情幽默、有求必应,在我国资产评估业界有口皆碑,成为我国资产评估学术界和实务界十分突出的大师。
在追忆的过程中,很多代表都提到了刘玉平教授的为人。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简单正直并有原则成为刘教授的“标签”。在刘玉平教授的个人魅力影响下,协会的同仁们纷纷表示会对我校资产评估学科建设给予持续的支持。正如北注协逄俊副秘书长所说,“虽然刘教授逝世了,但北京资产评估协会还会继续举办由刘教授组织推动的资产评估培训班,为我国资产评估培育年轻的评估师,为资产评估事业注入年轻的活力,推动行业更好地发展下去”。
在高校学界专家发言阶段,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资产评估系主任俞明轩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资产评估专业肖翔教授、首都经贸大学财税学院资产评估专业王竞达副教授、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工商管理系徐丹丹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产评估专业王来峰副教授等分别表达了对刘玉平教授的哀思,都对刘玉平教授低调为人、踏实做事的人格魅力给予了高度的赞扬,高度评价其对资产评估行业、学术界以及资产评估领域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所做出的卓越的、里程碑式的贡献。刘教授对学术研究的执着,对行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的任劳任怨,对人才培养的勤勉尽责、对学生指导的不遗余力,无不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俞明轩副教授提到,为了给人民大学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生做一次讲座,刘教授从本已排满的日程表中挤出时间,从中财沙河校区结束课程直接赶赴人民大学,顾不得吃上一口吃饭,就充满激情地开始了下一场演讲。面对人大师生的感谢,刘教授只是微笑着憨厚地说“咱们还客气什么!”。
此外,王竞达副教授还替未到会的资产评估著名学界大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汪海粟教授带来赋诗一首《忆玉平》,诗中寄托了汪海粟教授对刘玉平教授二十多年来兄弟情谊的追思:“丙子崇明初识君,风雨评估倾真情,呕心沥血奠基业,十万同仁望祥云。”
在评估业界专家追思阶段,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杨志明、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孙建民、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裁刘登清、河南求实资产评估公司董事长连惠杰以及万邦资产评估公司董事长张旭良到场发言。业界专家与刘教授既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更是生活中的老朋友,时至今日,仍不愿接受、不能适应刘教授离世的现实。每一位专家都表示,今天的追思会不仅是表达对刘教授的沉痛哀思,更要强调对刘教授不为名不为利、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治学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大家一致肯定了刘教授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突出贡献,并表达了一起相处共事时,刘教授幽默风趣、谦和低调为人为事的人格魅力对大家的影响。杨志明董事长提到,刘教授是个非常细致、心态极好的人,他做事执着,与大家相比最特殊之处在于他对于每一次大小会议的内容都会认真记录,会后都会认真总结,他拥有最丰富最全面的资产评估相关资料,是业内有名的“活资料库”。同时,刘教授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大孝子,不管工作有多忙,不管是大年二十九还是三十,他都一定会赶回家陪父母过年。
学校职能部门领导发言阶段,中央财经大学统战部部长李跃新代表学校职能部门领导在会上发言。他赞扬了刘玉平教授做学问严谨的态度、细致的品格和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对刘教授这位好同志、好朋友溘然长逝的痛心疾首和深深的惋惜,并强调了会议精神重要是对刘教授的精神品质、道德情怀、人格魅力和学识建树的铭记和传承。
学院教师、同事发言阶段,老教授代表梅阳、年轻教授代表姜爱华发言,两位老师都提到,印象最深的是刘教授对于学术研究、专业培养极其认真负责、极其注重细节的可贵品质,和每晚亮到深夜的学校主教八楼最西侧刘玉平教授办公室的灯光。梅教授表达了和刘教授共事三十年的同事情、朋友情,也表达了惊闻噩耗的悲痛之情,当他用颤抖的声音朗诵了所作的那首《玉平走了》的小诗时,在场同志潸然泪下。姜爱华老师回忆了刘玉平教授幽默、乐观、豁达、善良的性格,特别是他对青年教师成长、对学生培养所倾注的心血,称赞刘玉平教授是“最没有架子的教授”,值得我们当前的年轻教师深入学习。
学生代表发言阶段,13级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叶菲在追思时强调了刘教授给她留下印象最深的两句话:“小所做事、中所做人、大所做文化”和“不要嫌累,累说明你有用”。她表达了对刘教授这个资产评估班级的“大家长”的无限感激,对刘教授指导学生学习和论文写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的无限崇敬,对刘教授在资产评估专业领域和行业内做出的突出贡献的无限敬仰。她表示,未来将沿着刘教授铺设的道路,秉承刘教授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担当起完成刘教授未完事业接班人的责任,努力将工作做好,踏实做人,勤奋做事。
最后,财政学院马海涛院长做了简短总结,强调我们在缅怀刘玉平教授的同时,应以百倍的工作热情表达对刘教授的思念。正如王广谦校长和李俊生副校长所讲,要发扬刘玉平教授高尚的师德品质,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在财政部、审计署、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委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北京资产评估协会等行业机构的指导下,在高校学界及业界专家的帮助下,满怀信心地完成刘教授未尽的事业。马院长还代表刘玉平教授的夫人、女儿向各位领导、朋友对玉平老师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祝福大家健康快乐、幸福平安。
附:刘玉平教授追思会代表发言
孜孜以求 奉献一生
——在刘玉平教授追思会的发言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秘书长韩立英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受中评协副会长、秘书长张国春的委托,我代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参加刘玉平教授的追思会。2个月前,惊闻刘教授突然离去,非常悲伤和惋惜。感谢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组织这次追思会,让我们有机会表达对刘教授的思念、敬重和感激。
与刘玉平教授相识,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初期,我经常在中评协的各种专业活动中看到刘教授的身影,他总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不辞辛劳。他是我国最早的资产评估专家之一,是1996年认定的少数几位来自高等院校的首批注册资产评估师,也是中评协首批资深会员。刘玉平教授以评估专业为学术追求,视行业发展为已任,一点一滴的付出,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在资产评估立法、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准则建设、评估论坛品牌打造等方面累积了深厚的专业建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行业贡献,受到了评估行业同仁的一致尊敬和爱戴。
刘玉平教授是推动资产评估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头人。刘玉平教授带领的中央财经大学资产评估教育团队,作为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首批资产评估学科建设基地,多年来为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和人才储备。在中央财经大学李俊生校长的重视和领导下,刘教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谋划和推动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立。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批准设立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这是资产评估学科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多年来刘玉平教授出版多部资产评估著作,参与编写或审定了多部资产评估师考试教材、主编财政部规划资产评估专业硕士教材;多年来他奔赴各地为评估行业和企业等进行无数次的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他为传播资产评估理论、培养评估专业人才、指导资产评估实践、更好地发挥资产评估功能做出了永载评估史册的的贡献。
刘玉平教授为提升资产评估专业影响和地位不遗余力。2001-2003年,中评协与中注协合并期间,虽然评估执业资格仍然保留,但评估行业一度迷茫。在协会领导和中央财经大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在财政学院马院长的支持下,刘玉平教授临危受命,连续三年组织举办中国资产评估论坛,汇聚各方精英之智,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在行业发展的低谷不遗余力地举起了资产评估专业的旗帜,凝聚了专业发展力量,增强了行业发展信心。2005年以来,刘教授作为全国人大资产评估法起草顾问组成员,积极研究评估立法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各种媒体上以及全国人大的会议上,旗帜鲜明地呼吁推动资产评估立法,为持续提升资产评估专业影响和社会地位倾心尽力。
刘玉平教授是资产评估行业理论研究的重要践行者。刘玉平教授开启了资产评估许多领域理论研究的先河。他在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无形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评估准则原则化构建、评估机构的内部治理等方面具有很深的理论造诣,有深入的思考,发表诸多有影响的专业论文。刘教授专业视角前瞻,在价值类型、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知识产权评估等领域以研讨会或课题的形式进行深入研究,为评估行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先导。
刘玉平教授是最早一批并持续参与评估准则制定的专家。他作为财政部资产评估准则委员会委员、资产评估准则专家组核心成员,亲历资产评估准则框架体系设计的研讨,主持或参与起草资产评估基本准则、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无形资产评估系列准则、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评估报告准则、机器设备评估准则、利用专家工作等多项准则。他持续参与准则讨论与审定、准则讲解编写、准则宣传推广,在准则制定思路、原则以及其他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真知灼见,在具体条款的表述上仔细推敲斟酌,精准到位,为我国评估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并与国际接轨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玉平教授与评估结下了不解之缘,对资产评估行业充满深厚感情,他孜孜追求评估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倾力培育评估专才,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资产评估教育事业和资产评估行业发展。他英年早逝,是资产评估行业的重大损失。刘教授对评估行业的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我们深为敬佩、深深感谢、难以忘怀。我们会将刘教授留给评估行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光大,融入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追忆中央财经大学刘玉平教授
北京资产评估协会副秘书长 逄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中央财经大学的邀请,给我们一个向刘玉平教授表示感谢的机会。我今天到这里来,主要是受我们郭文杰会长、汪宁秘书长的委托,代表北京资产评估协会对刘玉平教授表示感谢和哀悼。
刘教授是我们北京评协的非执业会员理事,是我们教育培训委员会和中小评估机构技术援助委员会委员,为我们协会建设、专业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北京评协继续教育培训的讲台上,刘教授是深受爱戴、广受欢迎的老师。许多会员在刘教授的辅导下通过了评估师考试,并听着他的课成长起来。他为人的谦和、治学的严谨、对资产评估事业的热爱和奉献在业内广为流传,成为大家的偶像与楷模。2014年,针对北京地区无形资产评估业务日益增多、执业不规范、教材缺乏等问题,我们委托刘教授牵头编写一本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在他的努力下,《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与案例分析》一书于2014年底成稿,并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填补了无形资产评估相关教材的空白。刘教授的离开对我们北京评协来说是巨大损失,在此我们再次对刘教授表示感谢!也感谢中央财大多年来对我们北京评协的支持与帮助。
2014年,我有幸与刘教授合作,共同举办了一期“在京院校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入职培训班”。大家知道,人才短缺、人才老化一直是困扰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难题。以北京地区为例,2014年执业的3679名评估师中,30岁以下的仅82人,行业平均年龄从2005年的38岁增长至2014年的44.5岁。在2013年北京评协召开的一次教育培训委员会例会中,我们谈到了行业人才培养,初步形成协会、院校、机构通力合作,加大在校资产评估专业本科生、专业硕士培养力度的动议。经广泛调研,在刘教授的倾力协助下,北京评协第一期“在京院校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入职培训班” 于2014年5月在中央财经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5所院校的140名专业硕士生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特别邀请业内外专家为学员们讲授了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商务礼仪等课程。为提高同学们对资产评估行业的感性认识,还精心安排了评估职场经验分享环节。这次培训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是行业“产学研”相结合推进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本来,今年我们还准备继续举办入职培训,就在刘教授去世前的几天我们还在研究,确定了课程,准备在5月22日开班。然而人生无常,两天后却意外收到教授离世的消息。当时我是那样震惊,无法相信这是真的,但愿它是愚人节某人的恶作剧!然而冰冷的现实摆在面前,培训班推迟,我们再也见不到他可亲的笑脸,再也听不到他风趣的语言。虽然刘教授离开了,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还在,资产评估行业还在。感谢马院长的支持,我们还将合作把入职培训班继续办下去,而且一定要越办越好,形成北京地区后备人才培养的品牌。我想这是对刘教授最好的纪念。
我们今天坐在这里,是为了思念刘教授,更是为了学习刘教授,将他的理论发展下去,将他未竟的事业继承下去。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资产评估事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我也希望大家为了行业多爱惜自己,做好健康和事业的平衡,因为诸位是行业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不能再承受如刘教授这样的损失!
谢谢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
惟一的失信
——写于追思玉平教授的日子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俞明轩
你从不失信
午后的论文答辩会
是你主持
可你却为何迟迟不来
你可知道
在你曾亲手扶正的一排排桌椅旁
沐浴着初夏凉风的年轻学子
执着地期盼着
毕业前的最后一次教诲
你从不失信
早冬你就精心筹备的全国教指委评审会
等你号令
可你却为何迟迟不来
你可知道
在你笔耕不缀的办公室窗前
悄悄透进的星辰月光
早已习惯在万籁俱寂中
伴随你潇洒地挥毫春秋
你从不失信
半个甲子前你就参与打造的资产评估远洋轮
又要启航
可你却为何迟迟不来
你可知道
曾与你同舟共济的每一个角落里
仿佛能听到你如玉的声音
却总也等不来
你熟悉而又平实的身影
刊登在《中国会计报》2015年5月22日第12版
无限的哀思 无尽的怀念
——深切哀悼刘玉平老师
党委统战部 李跃新
尊敬的来宾:
与诸位一样,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深切追思尊敬的刘玉平老师;与诸位一样,60天来我依然不愿接受刘老师已离我们而去的残忍现实!
刘玉平老师作为学校无党派代表人士,是我的服务对象、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兄长、我的良师和益友。 有缘与刘老师相处近十年,我受教良多,深受启迪和感染,可谓获益匪浅;刘老师为人善良、宽厚、正派、仁爱,治学严谨、笃实、成果斐然,工作细致、勤勉、奉献,凡与其接触者无不感佩称赞。
刘老师的离去是我校统战工作(更是资产评估界)的重大损失,我为失去这样一个好同事、好兄长、好伙伴而痛惜扼腕。刘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品质、他的道德情怀、他的人格魅力和学识建树我们将永远追思和承袭,他的英名我们将永远铭记和缅怀!
财政学院梅阳教授于5月9日上午致玉平的悼文
玉平走了,匆匆忙忙地走了,他没来得及与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他的同事,他的学生告别,就这样不打招呼地走了,他没有来得及收拾一下办公室桌上没有看完的学生论文,没有来得及整理好自己在新的学术论文中提出的新的见解,甚至没有来得及为窗台上那盆鲜花再浇一次水……,就这样,他匆忙的走了。
多少个夜晚,看到教学楼八层最西边的那个窗子里透出的灯光,几乎节假日也不曾间断,然而,昨天那灯光熄灭了,也许因为他太劳累了,老天安排他去安静地休息,不再受到打搅,他就这样匆匆地走了。
他去了天国,但他依然在注视着这个世界,目光坚毅而睿智,执着,质朴而善良。玉平走了,这天北京西面的灵山上飘下了立夏时节的雪花,这天北京格外的冷……
长大后 我就成了您!
2013级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班学生 叶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叶菲,来自13级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班,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给我这个机会代表全体在校和已经毕业的同学们表达对刘老师深切的思念和缅怀。
刘老师一生致力于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研究,为整个资产评估行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份刘玉平教授生平,满满两页纸,全记录着老师的成就,文章、著作、荣誉、头衔等等,不胜枚举。在资产评估行业,刘老师享有极高的声望。在与评估业界前辈交流的过程中,每当提到刘老师,无人不赞,无人不服。我为自己能成为刘老师的学生而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三尺讲台铸师魂。即便荣誉等身,刘老师却始终不忘教师的本分。老师极其重视给我们上的每一堂课,不论有多么重要的活动,一旦与课程冲突,老师一定会推辞。无论是上百人的大班、还是数十人的小班,每一堂课刘老师都认真对待。老师上课生动、风趣、旁征博引,话语之间总是流露出他作为资产评估学科带头人对整个评估行业、评估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期许;听老师上课,学到的不仅仅是评估专业知识,还会了解到评估行业的发展历史、会反思评估行业的现状、也会思考评估行业的未来和出路。 还记得老师曾说过:“小所做事、中所做人、大所做文化”,这正是这位学术大家的担当。
恩师慈如父。刘老师是我们资评班的大家长,总是笑容满面,平易近人。对待学生,老师总是视如己出、关爱有加,会耐心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会带领同学们深入我们校外导师的评估公司实践调研,会认真回复每一条祝福短信,也会在朋友圈安慰同学们球场上的失意。最难能可贵的是,老师对每个人都如此,因此所有的人都那么真切地敬他、爱他。
蜡炬成灰泪始干。刘老师的办公室在主教八楼的最西边,办公室的灯经常都是晚上十点才熄。13级资产评估硕士班总共46名学生,刘老师亲自带了18名。撰写毕业论文期间,老师对每个人的开题报告和文章都至少反复修改了4、5次。那段时间老师更辛苦了,每次去老师办公室,门口总有几名排队等待的同学。老师甚至只能在指导完一个人、下一个人开始之前喝一口水,看到同学进来,又匆匆放下杯子,擦擦额头的汗珠,抿一抿干燥的嘴唇,继续开始指导。刘老师常说:“身体不累心就累”,“不要怕累,累说明你有用”。
然而就在毕业论文答辩的当天早上,在这个硕士阶段长跑即将冲刺撞线的时刻,我们最最敬爱的刘老师竟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惊闻噩耗,同学们无一不悲痛、诧异,深感惋惜。多么希望刘老师——您能听到,同学们在经历重重考验、层层选拔,纷纷拿到满意的offer之后,彼此的祝福与喝彩;多么希望刘老师——您能看到,同学们毕业时身着学士服、硕士服和博士服,整整齐齐齐站在校园里合影;多么希望能在今年您即将度过的第三十个教师节,向您道一声节日的祝福……还有好多的感谢没来得及向您诉说,还有好多的喜悦没来得及与您分享,甚至没来得及对您说一句:刘老师,您辛苦了!请多保重!
刘老师用自己的一生把我们照亮,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事业,把最宝贵的时间留给了学生。作为已经毕业的我们,会学习用刘老师对待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更加宽容平等,更加随和谦让;我们也会学习刘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在工作中更加勤勉进取,在专业上更加务实精进。相信还在校园里的学弟学妹们,也一定会刻苦学习、认真实践,同时也要感谢各位校外导师一如既往地给予同学们指导和帮助。
长大之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长大之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愿恩师在天堂一切都好!您期许的事业由我们来担当!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