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新媒体语境下的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座谈会”在学术会堂602举行。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刘红杰、社会发展学院党总支书记姜涛、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朱家梅、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炎,校团委副书记王艺、商学院卢宁、财经研究院雷丹、网络信息中心刘明刚、校友总会潘晓翀,中财蹦豆微信公众平台创始人莫祖成、DOBE微信平台创始人丁炜,财新社记者乔玥娇等作为职能部门代表、校内媒体代表参加了会议。校党委副书记陈明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党委宣传部部长魏鹏举主持。
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推动校内传统媒体的转型,推进新旧媒体的融合,加强校园舆情调查分析研判工作等内容,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媒体发展现实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校园传统媒体的困境和发展之路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当前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校内传统平面媒体如何适应新兴媒体特点,拓展主流声音传播途径,扩大主流媒体覆盖范围,占领新兴舆论阵地,成为摆在面前的课题。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顺应时代潮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已势在必行。
会议明确了校内纸质媒体数字化、提高办刊质量的转型发展方向。支持校报与PC端、手机移动端融合,缩减纸质报纸出版期数,变周报为半月报,发挥纸质媒体在报道深度、公信力、原创性方面的优势,着重加强报纸的舆情调研分析功能,在加强新闻报道深度、提升报道质量、提高影响力上下功夫的办刊思路;支持加强校内纸质媒体管理、整合校内纸质媒体资源、加强校报与二级单位刊物合作的提议。
会议认为,推进新旧媒体融合,发挥移动端上网灵活方便,传播力和影响力广的优势,推出“掌上中财”,实现校报、校园网、中财微博在手机移动终端的信息发布、推广中财文化很有必要,同时建议学校以中央财经大学APP手机客户端的开发建设为契机,积极收集和挖掘各方需求,整合校内日益增多的微信公众号,构建手机移动媒体大平台;采取负面积分制、建立校园新媒体联盟等方式加强对校内新兴媒体的管理与引导,以应对新兴媒体井喷式发展后涌现出的一系列问题。
会议认为,校园舆情是师生、家长表达意见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从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应了社情民意,积极关注师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层次、全方位地收集和处理校内舆情,加强校园舆情调研很有意义。建议学校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舆情工作的同时,要注重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处置,建立有效的舆情调研反馈机制,真正发挥舆情工作“下情上传、上情下达”的作用。
会议最后,陈明副书记发表总结讲话,他说,此次讨论会很有意义,对学校媒体未来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意见参考。他指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有特点和优势,学校要梳理校内媒体,从效果、效率、效益三个方面着手,查找问题,同时总结发扬好的经验做法,寻找“亮点”及“创新点”;整合资源、规范管理,做好顶层设计,调动不同群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构建和完善学校宣传工作大格局、打造宣传工作大平台。
会议还就工作细节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