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您现在位于:
2010年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发布
发布时间:2011-11-11 来源:保险学院

11月10日上午,“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0成果发布会”在我校学术会堂召开。在我校科研实验区计划支持下,我国首部社会保障发展指数研究报告——《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0》出版发行。该报告被称为“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绿皮书”,并准备按年度陆续发布。本次会议由我校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组织召开,科研处处长孙宝文教授主持会议,中心主任褚福灵教授介绍研究成果。

我校副校长李俊生教授到会致词,对取得的研究成果表示衷心祝贺和充分肯定,对到会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李副校长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急需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问题意义重大。他同时指出,今天发布的研究成果是我校科研实验区的代表性成果,是社会保障量化研究的重要进展,希望研究团队在褚福灵教授的带领下,努力攻关,不断完善与陆续发布研究成果,为实现社会保障事业的精确化管理贡献力量。

李俊生副校长致辞

我校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项目负责人褚福灵教授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0》的研究成果。褚教授的成果介绍分为“编制报告的意义、编制报告的思路、主要研究结论、成果应用价值、未来研究计划”等五个部分。褚教授介绍说: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如何,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编制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是实现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精确化管理的需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0》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对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进行评价与判断,为社会保障事业量化管理提供了理论框架,是社会保障量化研究的重要进展。本报告以“社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贫困保障”等部分为研究对象,根据“覆盖面、保障度、持续性、高效性与公平性”五个评价要素,确定由49个指标组成的核心评价指标体系;对各个研究对象进行“水平分析、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利用“优良度、向好度、正常度、均衡度”等参数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无量纲化方法与加权方法计算各类指标的指数,由此测算各个省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排名,并得出了一系列的针对性结论。研究表明,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水平总体低下,势头良好;覆盖面不断扩大,可持续性基础良好;待遇存在一定差距,总体公平;社会保障项目之间、要素之间的发展不均衡,高效性较差。褚教授强调说,本报告的指标指数体系经过了严密论证,该指标指数体系反映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基本符合实际,具有一定说服力;但由于社会保障指标指数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报告的研究仅仅是初步成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褚福灵教授介绍成果

20多位社会保障界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部分媒体到会采访报道。出席会议的校外专家学者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蔡振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管理中心主任孟昭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收入分配司副司长纪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副司长董英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能力建设中心副主任吕建设,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何珊珊,中国社会科学院局长王延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贡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社会保障司处长陈培勇,全国总工会社会保障部处长肖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处长朱文,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仇雨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张琪等。部分专家对《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0》的指标指数体系、研究结论、学术价值、政策意义等多方面进行了点评和讨论,对研究成果予以高度评价与积极肯定,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纪宁副司长发言(左)宋晓梧会长发言(右)

董英申副司长发言(左)何珊珊副司长发言(右)

吕建设副主任发言(左)金维刚所长发言(右)

仇雨临教授发言(左)李珍教授发言(右)

肖敏处长发言(左)朱文处长发言(右)

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保障杂志、中国社会保障网、21世纪经济报道、财新传媒、北京劳动就业报等媒体的记者到会采访报道。

我校科研处副处长李桂君教授、保险学院李晓林教授、周渭兵教授、李晨光老师等参加了本次会议。

成果发布会现场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