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搭建学术交流、行业研讨的平台,11月6日,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基地承办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专题研讨会在中央财经大学学院南路校区主教114召开。
![](/__local/A/9E/3E/6C079EBC06E6E90C8982ADCC965_647BE82A_18B10.png)
![](/__local/4/4E/AC/635049C35DA0A7FAEF8718AEA56_702C7CFE_16D2E.png)
会场
研讨会上,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何秀超,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梁家峰,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做主旨发言。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马海涛主持会议并做总结发言。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建军主持专题研讨和交流发言环节。
![](/__local/1/15/C2/3B47669E5DE963F3CE9C24419F5_84847169_13D30.png)
何秀超发言
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何秀超在发言中指出,中财大作为财经类高校的排头兵、领头雁,第一时间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研讨,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会议部署要求,是“立学立行立做”。何秀超强调,立足教育强国新征程,中财大要切实负起“排头”之责和“领头”之任:一是向“远”而行,在体系构建上树标杆。要扎根中国大地,形成中国金融理论、中国金融学派,在努力构建中国自主的金融学知识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上“领题破题”。二是向“高”而攀,在研究咨政上走在前。要提升智库服务能力,在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坚决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提升地方金融工作履职能力等方面,想出更多“金点子”、蹚出更多“新路子”。三是向“新”而行,在人才培养上当先锋。未来,中财大愿与兄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机构一道,携手前行、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金融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__local/D/C5/8C/CC7B3A2F2A3EE3DF7B7ACAF5FBB_D5FD024F_15057.png)
马海涛主持会议
![](/__local/C/1B/B7/598674DB51A09E8CA56F1DC0C06_4B672FC3_127C4.png)
梁家峰发言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梁家峰在主旨发言中指出,要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梁家峰认为,中央财经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意义重大,发挥学校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为扎实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打牢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__local/0/F8/70/5E15478E09279DC253617F7EF37_61AA3AA8_F95E.png)
何德旭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发表题为《对“优化金融服务”的认识》的演讲。他从金融发展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三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提出了优化金融服务的路径,包括调动所有金融因素,共同发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明确或突出金融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为金融高质量服务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__local/D/EE/17/260DF5D32195BE5562DC022E994_74DEFBF2_12035.png)
李建军主持专题研讨和交流发言
专题研讨阶段,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王国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道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董艳玲,中央财经大学原副校长、金融学院教授史建平分别从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市场化法治化、中国特色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五个视角探讨金融强国。
![](/__local/8/8F/94/4238A691B4033A4E58757E89A30_5123DC43_11B26.png)
王国刚发言
王国刚教授在题为《以金融强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金融供给侧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我国应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保障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__local/3/0F/0E/74D2E460EC5783FF709AC8D88FD_F87F9D1B_16748.png)
叶燕斐发言
叶燕斐巡视员在题为《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健康发展》的报告中,就如何落实“八个坚持”这一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谈了看法,提出了尊重金融机构经营自主权、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按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处置问题金融机构、发挥好市场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作用等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的举措。
![](/__local/E/46/6C/C99A30360DCFD580E5174D48C83_2375EB7B_14F74.png)
陈道富发言
陈道富研究员在题为《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若干思考》的报告中基于党的领导、服务国家战略等金融运行特征,重点对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金融体系进行了阐述,并就信义规则在中国当前金融运行中的应用提出了思考,指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兼顾规则正义和市场效率,建设双层治理与多维秩序保障。
![](/__local/1/45/C1/74320135E2A1877CCF863F04815_F23FDA85_11AE9.png)
董艳玲发言
董艳玲教授在题为《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的报告中,通过对发达国家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提出科技创新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推动力,科技金融发展决定一国能否成为“一流国家”;立足当前我国科技金融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市场结构、投资者结构以及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的对策建议。
![](/__local/4/9A/A8/CB8E002E0D26B84EAF953EB7147_6495A3A4_1424F.png)
史建平发言
史建平教授在题为《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指出,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是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从“双碳”目标和国际环境变化分析了发展绿色金融政策的紧迫性,提出未来我国还需从内生化环境和生态效应、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产品服务创新、风险管理体系以及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更多突破。
![](/__local/8/20/D6/8602FF976B6D9B942E9A3C0CCFB_1AE9DBC9_1AC69.png)
交流发言
在交流发言中,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彭俞超围绕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上金融先导性作用和结构调整作用进行了分析。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主任马冰就金融机构自主权法制化和市场化方案进行了汇报。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阳就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绿色金融市场提出思考。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党委书记肖鹏围绕财政和金融协调配合以及地方债化解思路进行了交流。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在总结发言中首先对此次研讨会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向所有参会嘉宾表示感谢。马海涛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中财大在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中所做的努力,一是坚守育人本位,着力培养金融自主拔尖创新人才;二是坚持守正创新,努力构建中国金融学自主知识体系;三是立足国家站位,聚力服务金融安全发展。马海涛表示,期待未来继续与各监管部门和研究机构加强合作,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道路上携手共进。
![](/__local/B/B2/45/995B60384410DF74C9100DEBFB6_D4B7DC5E_1A5C0.png)
合影
本次研讨会云集来自金融领域相关职能部门、研究机构和部分高校金融学院的权威专家,聚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一主题,解读会议精神、分享学习体会、探讨行动路径,以实际行动回答了“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强国、中财大何为”的时代命题。
审核:雷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