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新时代高校保险思政课发展路径,4月23日,保险专业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研讨会暨《读懂中国保险》系列新书发布会举行。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中国保险学会会长董波、中国经济出版社副总经理胡大为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院长周桦主持。

马海涛强调了课程思政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他希望以新书发布为契机,共同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沿问题,回应国家教育强国的重大关切,推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
董波指出,保险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而课程思政能够推动培养更具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保险人才。未来,希望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能够持续承担培养中国保险人才的使命担当,深入建设课程思政,为中国保险行业不断注入新活力。
胡大为对《读懂中国保险》系列新书的发布表示祝贺,他表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保险专业课程教学不仅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险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马海涛、董波、胡大为,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周桦、党委书记吕丽共同为《读懂中国保险》系列新书——《重新理解中国保险》《读懂未来中国保险》《读懂中国保险》发布揭幕,同时《中国与世界保险观察》创刊公众号启动发布。《读懂中国保险》系列新书系统、全面地阐释了中国保险的“金融力量”和中国保险的“中国故事”。《读懂中国保险》回顾了中国保险贯彻落实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进展情况和成果成效;《读懂未来中国保险》阐述了中国保险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重新理解中国保险》阐述了中国保险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系列新书作者陈辉副教授表示,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建设金融强国、培养高素质卓越保险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迫切需要。
在主旨发言环节,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增岽教授从“课程思政”提出的内在逻辑与科学内涵、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进路三个方面提出保险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北京市课程思政名师、我校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姜玲教授以公共管理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与破局为主题,重点讲述“知识-行动-价值”共生模型建构与中国场景下公共管理课程思政的创新实验,并展示公共管理课程思政的实践成效与对未来的展望。中国人寿战略规划部总经理洪梅以人身险行业发展为基点,为如何向保险学子讲述保险行业的战略发展与保险从业者肩负的使命责任提供了宝贵的行业专业视角。我校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李晓林教授从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险理论与保险课程思政内涵入手,阐释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内核与初心。
研究生院院长白彦锋教授、教务处处长林光彬教授、科研处副处长丁永玲分别就研究生思政教育提质拔尖、本科生教学培养、学术专著撰写的提升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交流。
撰稿:秦然;审稿:吕丽、周桦
编辑:刘禹;审核: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