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中青年教师跨学科系列讲座第九场举行 马景义谈“科学试验与统计推断”
发布时间:2013-06-03 来源:法学院

5月31日下午,主题为“科学试验与统计推断”中青年教师跨学科系列讲座在中财大厦二层模拟法庭举行,主讲人为统计学院副教授马景义。马景义副教授为统计学院电话调查与数据挖掘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统计教育分会高教分会副秘书长,现场统计学会生存分析分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建模与数据挖掘。本次讲座中,马景义副教授结合大量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科学实验与统计推断方面的相关知识。

讲座伊始,马景义副教授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解“什么是统计”,即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分析结论。随后通过“女士品茶”的例子提出统计推断的概念,进而延伸提出“证实”、“证伪”两种逻辑思维,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是证实思维的实例,而所谓的证伪就是去伪存真、否定反面,与法律上的“无罪推定”有相似之处。随后,马景义副教授通过章鱼预测球队输赢的例子,指出只有保持试验的随机性,才能使结果合理、科学。谈到统计思想的起源,19世纪的科学界奉行机械式宇宙观的固化哲学观,认为为数不多的几个公式可以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一切,并能预测未来即将发生的事件。而实际上任何试验都是存在误差函数的,并通过测定重力加速度的例子予以说明。之后,马景义副教授介绍了高尔顿、K•皮尔逊和R•韦尔登的《生物统计》计划,并解释了“正态分布”,最终期望表明,样本参数的变化与环境变化相关。随后,马景义副教授解释了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的区别,通过美国大选解释在数据收集方面的问题,调查人员对结果也会有影响。

马景义副教授做讲座

至于统计的功能,马景义副教授提到估计和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两个方面,最后向大家介绍了定性数据、决策树以及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的相关知识。

讲座最后,马景义副教授与参与讲座的同学进行了讨论,对同学们尚未理解到位的知识进行了讲解,还就法学方面的相关理论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