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统计学院执行院长刘扬教授和部分教师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范剑青教授参加了“关于统计科研问题”的座谈会。
范剑青教授是全球范围内公认的顶级统计学家,计量经济学家,目前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运筹与金融工程系系主任。范剑青教授荣获2000年度的COPSS总统奖(国际统计学领域的最高奖,被誉为统计学菲尔兹奖),2007年荣获晨兴华人数学家大会应用数学金奖(该奖被誉为华人数学界的最高奖)。他的成果被广泛引用,在ISI引用率统计 (1993年-2002年)中,范剑青教授居世界数学家中的第六位,也是十杰内唯一的亚裔学者。在金融工程方面,作为普林斯顿金融讲座教授,范剑青教授在资产定价、风险评估与管理、投资组合、高频数据分析、计量金融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范剑青教授曾经担任和正在担任多个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如Annals of Statistics、Econometrics Journal和Journal of Econometrics的主编, 范剑青教授于2008年当选国际数理统计学会(IMS)主席,是该会创会以来70多位主席中唯一的中国人;2009 年当选国际泛华统计学会主席。
座谈会上,范剑青教授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谈到,统计学者应该重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辩证统一,理论研究要有现实意义,而应用研究要有理论深度。他认为,好的工作首先是知识创新,应该随时考虑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创新,而不是多辛苦,仅仅辛苦是不够的。”
范剑青教授还谈到做研究要重视研究基础。他说,首先是读文章,尤其要读综述性的、大师的文章。当有些青年教师谈到目前博士刚刚毕业,选择研究问题有困难时,范剑青教授谈到,进入一个领域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去做,对统计学家来说,只听是不行的,数据到眼前就一目了然了,但百闻不如一见,还是要去亲自了解一下数据是怎样收集的、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什么。
范剑青教授还饶有兴趣的倾听了统计学院部分青年教师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和具体的研究思路,以及如何阅读文献的方法,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还认为统计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在经济和金融等领域还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鼓励统计学院青年教师继续深入这个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