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我校六名同学参加“走进日企,感受日本”访日活动
发布时间:2011-12-16 来源:国际合作处

由日本商会和中日友好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国大学生“走进日企,感受日本”访日团活动于11月28日——12月7日在日本开展,我校外国语学院杜泓锦、赵雄斌,税务学院陈思维,保险学院孙文骞,会计学院姚茜茜、周艺璇等六名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访日活动的行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企业参观、日本文化体验(茶道,温泉,风景名胜游览)、民宿、东京大学师生交流等项目。在为期10天的访问和考察中,我校学生以优秀的基本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了举办方的认可,充分展现了中财人的风采。

访日活动之一:日本企业参观——了解日本经济

科技成就现代农业——参观农事组合法人AGRIPARK南阳

日本发达的工业、制造业享誉全球,但作为一个海岛国家,耕地面积的不足严重地限制了其农业的发展。于是,贯彻“科技改变生活”理念的日本人,也将科技融入了农业的生产,对农业进行了创新改革。农事组合法人AGRIPARK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00mX200m的塑料温室大棚内不使用土壤,在岩棉上种植了42000株西红柿,通过软管提供营养液,每年都可以达到450吨的喜人产量。通过这次参观,同学们都深深地感受到科技在各个产业中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创新的意识、大胆的改革以及科学的管理能够帮助改变弱势产业的地位。这正是当代中国发展农业所急需的,也是我们在“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道路上所应该学习的。

创新缔造行业龙头——参观日本广告业巨头电通

在东京的第一站是位于汐留的电通公司。它是日本一家大广告公司,电通的大,从它的写字楼就可以看出。电通独立拥有一栋46层高的玻璃幕墙写字楼,它是东京40大高楼之一,它拥有超高速的观光电梯,可以远眺整个东京湾。

电通的主要业务是广告制作,近几年来,它还积极承办中日政府、民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日本的广告市场。日本拥有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广告市场,广告行业高度发达,而电通是日本广告界的“老大”。电通的工作人员为我们展示了很多电通的广告作品,他们大多都以创意取胜。电通的中山部长告诉我们,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日本的广告行业已经趋于饱和了,而中国的广告市场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它正在告诉成长着。所以电通正在积极吸收亚洲各个国家的人才,帮助他们拓展新兴国家的广告市场。坐我旁边的是来自香港的工作人员Carren,她说广告行业是一个有趣的行业,不过也会很辛苦,一则投放市场的广告可能是应客户要求连夜修改了无数次才以它最终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所以在这个行业你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时刻关注新的东西,获得新的灵感。

走出电通本社,望着身后的大楼,我们都感叹电通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它的创新带来的。

环保展现社会责任——参观日航和新大谷

在日本走访了多家大型公司,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日本企业在日本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不仅仅是社会经济和发展的支柱,更是社会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和履行者,积极在社区中发挥自己的能量。

印象最深的便是企业对中小学生科学教育做出的积极努力。在日航,我们看到了一群同样来参观的小学生,日航虽然曾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却依然坚持向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开放自由参观体验区,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飞机的构造原理,并亲身体验飞机的乐趣。而东芝和三菱重工这样的传统大公司,更是直接拥有自己运营的科学馆,并且免费向学生开放涉及方方面面的展品,从最基础的科学原理,到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应有尽有。我们在走访的同时,也看到很多当地的学生在科学馆参观学习——公司的力量已经悄然在日本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此外,日本企业的环保意识也同样值得学习。我们参观了东京新大谷酒店的环保设施,包括发电设备、污水处理车间、厨余垃圾转做堆肥设备。新大谷酒店所用电量的30%都来自自己的发电设备;污水处理车间产出的回收水可直接用于酒店内的马桶和花园植物的浇灌;厨余垃圾处理后可全部转做堆肥,酒店将堆肥提供给农户种植无公害蔬菜,又从这些农户手中收购这些果蔬供应厨房。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一系列看似先进且复杂的技术和设备,酒店已经使用了二十年,已然形成了一个完善、高效、节能的绿色循环体系。

通过参观走访,我们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公司科学馆、酒店绿色循环系统在国内几乎是空白,这些亲眼所见的案例、亲耳所闻的经验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参观新大谷饭店

访日活动之二:日本家庭住宿——体验日本生活

除了参观日本企业之外,在这次访日活动中,团员们还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一般日本市民的生活。在路途中,团员们积极向导游了解日本民众的生活状态,在交流活动中,与日本友人分享中日市民生活的异同;留意旅程中的细节,了解日本独特的打招呼方式、饮食礼仪等独特的日本文化,走过繁华的商业街,见识过古风犹存的京都町並,体验了古今并存的日本风貌。

而最能让团员们真切地走入日本民众生活的就是12月3、4日两天的民宿活动了。在这两天中,寄宿家庭以极大的热情接待了访日团员,他们不仅带着团员游览了东京附近的风景名胜、品尝地道的日本料理,还让团员们感受了一般日本家庭的温馨和和谐。与寄宿家庭共进晚餐,围坐着餐桌交流着各自国家的风土人情、旅途中的趣事,在欢声笑语中,距离感逐渐消失,语言的障碍早已不是问题,默契的相互理解让谈话气氛更加热烈。短短的两天相处,每个人都获益良多。虽然最终不得不与这些亲切的“家人”们分别了,但是与他们在一起的两天将成为团员们一生的回忆,相信每当想起这段往事时,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的亲切、热情和友好。

体验日本民宿生活

访日活动之三:东京大学交流——感受日本学术

12月5日,访日团来到了世界知名学府——东京大学。东京大学是日本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公认为日本最高学府,是亚洲一所世界性的著名大学。

到达东京大学后,访日团成员在东京大学留学生的带领下参观了东京大学。古朴的欧式建筑和金黄的银杏树叶把校园装饰成了童话中的殿堂。在参观完东京大学校园后,访日团成员和东京大学学生相聚一堂,针对“贫富分配不均”及“性别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随后由访日团的几位同学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展示。晚上的冷餐会更是将交流推向了高潮。访日团的成员与东京大学的学生代表就中日文化、教育等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友好交流。

东京大学的交流活动不仅让访日团的成员见识到了亚洲高等学府中优秀学子的风采,也给成员们与日本大学生近距离交流,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东京大学进行交流

访日活动之四:参观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走进异国的家

12月6日上午,代表团回到了在日本的“家”——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韩志强代办热情欢迎我们到使馆做客,并与大家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座谈交流,张成庆参赞及部分使馆外交官参加座谈。

首先,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在9天中的收获和感想。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认识了真实的、普通的、生活的日本,一定会把这次访日结下的友谊带回国去,告诉身边的朋友,为中日友好事业贡献自身的力量。

韩代办认真听取了我们的发言并耐心回答了我们的问题,进一步介绍了中日经济往来、政治对话和文化交流的情况。中日两国GDP总量分居世界二三位,中日关系既特别重要也特别复杂。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正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迅速崛起;日本是东方最先实现工业化的先进发达国家,两国在国际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两国既有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也有日本侵华战争留下的沉痛创伤。“合则两利、斗则俱损”,中日友好合作是新形势下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也有利于本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发展。

韩代办、张参赞和代表团扈团长在总结中提到,对代表团学生成员对国际问题和我国对外关系有如此深刻的思考感到非常欣慰。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多了解日本社会,多看、多想、多学习。

同学们的感想

十天访日活动虽然短暂却内容丰富。我们走访了企业,住进了民宿,接触了日本大学生,每一项活动都让我们对日本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参观日本各大企业后,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企业对于社会的责任。几乎所有企业都强调环保,所有企业都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顽强求生。住进日本家庭及与东京大学学生的交流则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日本文化。他们的谦恭,礼仪都是根植于血脉,是日本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访日活动虽然过去了,但是活动带给我的新视野确是会深远影响我。(税务学院 陈思维)

国强民之功,国富民之勤。在日本,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整洁的街道、唯美的风景,而是日本的人民。公司职员的敬业严谨让人敬佩,技术研发者的不懈追求令人赞叹,而普通老百姓的守礼和友善带给了我满满的感动。我用双眼见证了,信仰勤劳与诚实的日本人精益求精地工作,一丝不苟地生活。在民宿期间,第一次进入了日本的普通家庭的我没有感到尴尬不适,而是亲人般的热情。我惊喜地发现,我们拥有那么多相同的观点,我们有数不尽的故事可以分享,我们都非常渴望了解彼此的文化。互相关心,互相倾听,我相信,善良的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能够以诚相待,而我们的友谊也不会有终点。(外国语学院 杜泓锦)

日语学习了一年多,对日本这个国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真正到了日本才真切感受到这个国家的魅力,走进日企,我感受到了日本人的精细管理、技术追求和社会责任感;观光日本,我感受到了日本幽玄文化的美、见识了日本都市的繁华,体会到了古今并存的日本风貌。同时,这10天里我也深切感受到了日本民众的友好和热情,亲切地指路的大叔,把我们不小心落下的东西送回来的姐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短10天虽不能看到日本社会的全貌,但增进了对日本的了解,对中日友好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日本友人到中国来,看一下文明开放、多彩多姿的现代中国。(外国语学院 赵雄斌

“任时光匆匆飞逝,我只在乎你”,这是我最喜欢的歌,很巧也成了我们访日团的团歌。两片土地,即使相隔汪洋,却文化相通;即使语言不通,也有音乐齐鸣。不同的语言,歌唱同一片深情。时间虽短,记忆却被无限拉长。心中留下的是深秋这片土地赤金的山林,朋友明媚的笑容。这十天的旅程快乐得仿佛要飞起来,而双脚踩在地面上时,盈满于心的,却是对未来更多的期许,对知识更多的渴求,以及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总是有说也说不完的感谢,也有道也道不完的别离。一路遇到了很多前辈和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却不知何时能再见。所谓“且行且慢且叮咛,踏歌行,人未停”,我相信,等到再次相遇,我们一定都会成为更好的自己。(会计学院 姚茜茜)

印象中的日本,有着樱花的白,枫叶的红,银杏的黄。真正去过日本,发现它有的远不止这些。日本留在我心中的,除了那些美景,还有日本人的友好和勤奋。和日本人的交往中,我看到了中日两国人民深厚的感情,祝愿中日两国成为世代好邻邦。从我的民宿家庭柴田夫妇一家我看到了日本人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深受启发,很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和指导。忘不了离开时学长对我们说的话:“回去了要努力,把自己和自己的国家也变得这样美好。”我想,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素质修养,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会计学院 周艺璇)

有人说,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旅行,要么去十天,要么去十年。因为十天过后看到的都是熟悉的风景,要十年才能看到美丽的灵魂。也许这是真的,在日本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我见到的风景都是新的,都拼命想要抓住留在脑海。第一次鞠躬对日本朋友说“ありがとう”、第一次穿和式浴衣、第一次睡榻榻米、第一次在普通日本人家庭一起制作章鱼烧、第一次走进中国驻外大使馆、第一次见到闻名世界的日本机器人、第一次徜徉童话王国迪士尼……太多太多的“第一次”充满了我和樱花之国的初次约会。从此,动漫、电影,都蒙上了熟悉的影子;从此,跨过浅浅的海湾,有了我想念的人。友谊、感动和快乐充满了短短十个日子。虽然我们只是学生,虽然我们只迈出了一小步,但是我相信,只要伸出手,就能搭建友好的桥梁;只要微笑,就能开创共赢的未来。(保险学院 孙文骞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