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六十年风雨,龙马担乾坤
发布时间:2009-10-18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金秋十月,国歌唱响大地,在祖国母亲迎来自己的60岁生日之时,与祖国同岁的中财,也在自己甲子的生日,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祝福。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齐聚中财,共同庆祝中央财经大学六秩华诞。历任与现任五位财长王丙乾、刘仲藜、项怀诚、金人庆、谢旭人相约中财,畅谈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堪称之为一个全球性的大聚会。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中央财经大学与祖国同岁,也与祖国的发展进程相一致。60年来,虽然不是历经千难万险,但也是道路坎坷,特别是文革期间学校停办对学校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建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是一代代勇敢无畏的中财人以其坚忍不拔的精神不断支撑着学校前行,用项怀诚部长的话说“始终是一个向前、向高、向上发展的过程”。荣获两届“亚洲最佳财长”的金人庆部长回忆说,他们那个年代学校规模不大,不像现在规模这么大。很多同学来自农村,老师们也都很博学,整个学校的风气正如王丙乾部长所提写的校训“求实”。学校也一直秉承着“教书育人”的理念,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拓展。谈到那个时候的学校,刚刚还开着玩笑的项部长突然严肃了起来,语速略缓地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36天后成立的我校在早期老税务干部心目中是很神圣的,那个时候它还是“中央税务学校”,许许多多税务方面的领导人都是我校培养出来的。由于当时特殊的国情,国家相当重视税务财政工作,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此当时还盛传“县里、市里税务局长比县委书记重要”的说法。我们学校因此闻名遐迩,为学校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对于这一点,资历最老的王丙乾部长相当赞同,他亲历了我校的诞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对我校始终保持高度的关注。他兴奋地对大家说:“很好,很高兴,回家了,建筑等各个方面都变样了,另外各个方面都有一个新的气象。”从他脸上喜悦激动的表情、中气十足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中财人对母校深深的眷恋。他用一句话形容自己亲历中财发展的岁月——“60年前来过,我和学校一起成长,和共和国也是”。他将梦想的发端系于母校,将深挚的感情洒遍校园的每一寸土地。这是一段中财的成长史,更是一段中财人不懈奋斗的创造史,一段血浓于水的感情史!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雨兼程的一个甲子轮回,中财经历了无数坎坷。而这些坎坷就如同烈火,催动着凤凰涅槃,成就了学校如今的硕果累累。

正如金人庆部长所言:“时势造英雄,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之下,学校发展也应随时代发展而水涨船高,培养高素质人才。”如今的中财,有着比以前更加完备的教学设施,更加科学和全面的学科设置体系,同时对于老本行——经济的研究则比以前更加广而深。

然而,一直为中财人所秉承的学风与中财所特有的校风却一直没有变。作为一路见证中财发展史的王丙乾部长对此深有感触:“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中财重视教书育人的道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有用的、有实际知识的人才的宗旨始终没有变,也不能变。”

正是这样的一份实事求是,让这所屹立在首都的“中国财金黄埔”在业界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认同度。近几年来,学校的就业率一直排在全国高校就业榜的前面,即使在经济危机肆虐的2008年也同样如此。而毕业生去向在以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的同时,也服务于各种企事业单位。可以说,在祖国的经济建设中,中央财经大学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难怪谢旭人部长这样说:“当前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中央财经大学在为我国输送人才,特别是经济类人才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五位部长在谈到学校未来建设和发展方向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人才的培养是关键。

现任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强调:“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是最关键的。尤其是专业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学校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注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经济研究与社会服务等相结合。发扬优良传统,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要求。”刘仲藜部长也提到,当今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因此我们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建设高水平的大学,积极引进人才、技术和管理。金人庆部长更是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为母校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方向,他认为今后的学校教育应当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将这两点继续发扬。同时,金部长还提到学校要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财经方面的人才干部。而作为新中国财政历史上的泰斗级人物的王丙乾部长则用简短的语言对我们寄予了厚望:“未来靠你们努力了,得靠年轻人努力。”

五位部长的期望,确实给我们当代的中财人指明了前进方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仅能代表过去,我们的目光要看向遥远的未来。作为中财人,我们应继续秉持王老题写的“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铭记“勇往直前,担当责任”的中财精神。六十年风雨历程,书写中财耀人华章,试看今后天下,龙马担乾坤!我们要为中财的发展而努力,为祖国的经济建设而效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编辑: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