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杜小勇教授在我校学术会堂603报告厅为信息学院教职工作了一场题为“MIC人才培养模式”的报告会,围绕信息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科建设等问题与信息学院教职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报告会由信息学院院长朱建明主持。
杜小勇院长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人才培养经验。在研讨会上,杜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有的MIC人才培养模式。

杜小勇院长做讲座
杜院长首先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发展的历程,总结了多年以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他笑谈,人大信息学院过去的状况是“大院、弱院、穷院”,学生是“不想进、不想学、不想留”,教师是“教授少、博士少、海归少”。近几年,信息学院在院长杜教授的带领下,提出并发展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MIC模式(Mathematics、Inform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Computer Science),该模式的成功应用为人大信息学院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和跳跃式的发展:
第一,在学生招收和学习方面,利用“大类招生,淡化专业”来提高第一志愿入学率,利用“学有余力,组合专业”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重在能力,超越专业”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几年的努力,人大信息学院的第一志愿入学率从原来的17%上升到了41%,报志愿率达到了98%。
第二,在教师教学方面,通过整合教师资源,引入“学生自主选课,教师挂牌上课”的竞争机制,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水平。
第三,在科研方面,建立了重点实验室,积极引入高水平科研人才,组建各个方向的研究团队,提高了学院整体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同时人大信息学院采用公开答辩的方式建立了公正透明的职称评定机制,提高了教师做科研的兴趣,做到了“人人有方向,人人有项目,人人有成果”。
我校信息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非常相似。杜院长的精彩发言引起了我校信息学院教师的强烈共鸣,会场气氛十分热烈。通过杜院长的介绍,我校信息学院教师们也对自己学院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并就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多方面与杜院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座谈交流
最后,朱院长表示,本次报告会让我校信息学院教师受益良多。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成功的发展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思考。他希望我校信息学院的全体教师要突破传统观念,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共同致力于将我校信息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信息学院。